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肝病学会专题委员会关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分类命名的建议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背景资料自Trey和Davidson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HF)概念后,有许多文献建议对肝衰竭的分类进行修改和补充。所有的建议集中于修改针对既往无肝病史患者起病后8周内迅速出现肝性脑病这一界定,需要修改的理由如下。1、首次症状或黄疸出现到发生肝性脑病的间隔时...
作者
傅青春
陈成伟
出处
《肝脏》
2000年第1期40-40,共1页
Chinese Hepatology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亚急性
分类
命名
分类号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30
1
袁良平,顾长海,王宇明.
肿瘤坏死因子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的意义[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1):36-39.
被引量:15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被引量:1767
3
朴文姬,俞红,周霞秋.
前列腺素E_1、促肝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1995,15(2):92-94.
被引量:4
4
王字明.
肿瘤坏死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2):124-127.
被引量:2
5
马巧玉,何念海.
暴发性肝衰竭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45-47.
被引量:8
6
巫协宁.
慢性肝炎治疗的新见解[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7):361-363.
被引量:3
7
巨立中,张玲霞,张战红,皇甫玉珊,张伟,王慧芬,安景惠.
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4):260-262.
被引量:8
8
李庶心,胡文祥,王志清,陈冀胜.
防治慢性肝炎药物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1996,5(6):401-406.
被引量:4
9
董寒梅,张端阳.
自体与异体LAK细胞治疗慢性肝炎130例[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5):313-314.
被引量:4
10
范大炽 常德成 等.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穿刺刺病理形态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81,61(11):675-678.
引证文献
6
1
毛德文,邱华,李雅,廖树琪.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04,27(4):4-6.
被引量:35
2
赵越,曹玉芝,闫淑新,徐忠,高霜.
安福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6):361-362.
3
邹正升,陈菊梅,辛绍杰,邢汉前,沈宏辉,李建宇,刘艳萍,李保森.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88例的临床研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7):848-849.
被引量:17
4
王泰龄,刘青,郑丽虹,刀文彬,石晓红,刘霞,何静雯.
结合病理学改变探讨重型肝炎的分类及时限划分[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1):3-7.
被引量:7
5
邹正升,陈菊梅,辛绍杰,邢汉前,李保森,李建宇,沈宏辉,刘艳萍.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特点的探讨[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4):322-325.
被引量:9
6
邹正升,刘志国,陈菊梅,邢汉前,毛远丽,李保森,辛绍杰,游绍莉,荣义辉.
凝血因子Ⅴ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3,17(3):274-276.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徐雷,王芳,鞠金昌.
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慢乙肝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138-138.
被引量:1
2
刘洁,邱华,毛德文.
重型肝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5):50-52.
被引量:3
3
陈菊梅.
对国内外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一些认识问题的研究探讨[J]
.传染病信息,2005,18(z1):14-17.
被引量:2
4
任申波,赵远怀,胡佑清,罗乐平.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24):45-46.
被引量:1
5
李琴,贾继东,王宝恩.
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2):767-768.
被引量:101
6
李琴,王宝恩,丛玉隆,贾继东,尹宗健,钱林学,马红.
凝血指标在判断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J]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88-190.
被引量:23
7
张强,高学军,马慜悦,钱姗姗.
猪凝血因子V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J]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3):179-182.
被引量:1
8
邢同京.
肝功能衰竭分类和诊断问题的现状[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7):648-650.
被引量:2
9
陈慧芬,陈杏云,张琴.
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191-194.
被引量:6
10
陶晨,臧志栋,赵威,曾文权,俞海英,钟备.
慢性重型肝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2006,32(6):586-586.
1
BN Tandon,Jacques Bernauau,John O'Grady,Sidharth D Gupta,RalphEKrisch,Yun-Fan Liaw,Kunio Okuda.
国际肝病学会分委员会对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命名的建议[J]
.胃肠病学,2000,5(1):67-68.
2
Tan.,N,丁琦.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J]
.国外学者来访报告,1996,16(2):23-25.
3
谢琴秀,熊自忠,夏玲玲,郜玉峰,李旭.
药物性肝病215例临床分析[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11):690-692.
被引量:1
4
计焱焱,高建萍,周磊,顾清,谢军,王虹.
肝硬化并发症研究进展[J]
.肝脏,2009,14(2):143-146.
被引量:1
5
陈丽,钟春林,蒋坤.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6):622-626.
6
陈蓓,杨军.
系统性血管炎肾脏病理损害的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16(2):49-53.
7
于乐成,范晔,陈成伟.
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判断标准:3或6个月还是1年?[J]
.肝脏,2017,22(2):97-100.
被引量:8
8
汪菁,杭小锋,徐文胜.
别嘌呤醇致过敏性紫癜合并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J]
.肝脏,2009,14(5):363-363.
9
饶日春,郑瑞丹,张惠勇,庄立琳.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一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11):704-704.
10
刘厚钰.
关于肝性脑病的某些进展[J]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3,25(z1):13-14.
肝脏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