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DEM进行黄河中游河网提取及河网密度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
12
A Study of the Calculation of Drainage Density of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from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考虑土壤特性对降雨入渗及地面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基础上,利用SRTM的DEM数据和世界土壤数据库,提出基于入渗系数和坡度因子确定汇流面积阈值的方法,并利用所生成的河网计算黄河中游的河网密度,揭示黄河中游河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
师长兴
周园园
范小黎
邵文伟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7,共4页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12)
关键词
河网提取
汇流面积阈值
河网密度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5
同被引文献
16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7
1
李昌峰,冯学智,赵锐.
流域水系自动提取的方法和应用[J]
.湖泊科学,2003,15(3):205-212.
被引量:74
2
刘学军,卢华兴,卞璐,任政.
基于DEM的河网提取算法的比较[J]
.水利学报,2006,37(9):1134-1141.
被引量:38
3
易卫华,杨平.
基于DEM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江西水利科技,2008,34(4):259-262.
被引量:24
4
孔凡哲,李莉莉.
利用DEM提取河网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水电能源科学,2005,23(4):65-67.
被引量:102
5
车振海.
试论土壤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和曲线图[J]
.东北水利水电,1995,13(9):17-19.
被引量:23
6
江忠善,郑粉莉,武敏.
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研究[J]
.泥沙研究,2005,30(4):1-6.
被引量:90
7
MCCOOL D K, BROWN L C, FOSTER G R. RevisedSlope Steepness Factor for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1987,30: 1387-1396.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芮孝芳.
利用地形地貌资料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研究[J]
.水文,1999,18(3):6-10.
被引量:26
2
Tang Guo-an,Hui Yang-he,Josef Strobl,Liu Wang-qing.
The impact of resolution on the accuracy of hydrologic data derived from DEM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1,11(4):13-21.
被引量:3
3
孙友波,宫辉力,赵文吉,赵宝奎.
基于DEM的数字河网生成方法的浅议[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06-111.
被引量:23
4
谢顺平,都金康,王腊春.
利用DEM提取流域水系时洼地与平地的处理方法[J]
.水科学进展,2005,16(4):535-540.
被引量:34
5
赖格英,于革,桂峰.
河网自动提取技术中DEM的几种预处理算法及应用[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386-390.
被引量:4
6
陈明华,黄炎和.
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1):19-24.
被引量:74
7
周伏建,黄炎和.
福建省土壤流失预防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1):25-30.
被引量:74
8
史学正,于东升,吕喜玺.
用人工模拟降雨仪研究我国亚热带土壤的可蚀性[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3):38-42.
被引量:40
9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Ⅰ)[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4):7-18.
被引量:269
10
孔凡哲,李莉莉.
利用DEM提取河网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水电能源科学,2005,23(4):65-67.
被引量:102
共引文献
325
1
贾岸斌,佘高杰,卢舟,蒯星龙.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网和流域边界提取[J]
.陕西气象,2020(2):43-47.
被引量:7
2
赵丁名,赵雨,董延安,郑海伦,白金朋,程雨春.
基于DEM的黄河流域高原无人区河流管理范围划定[J]
.人民黄河,2021,43(S02):285-288.
被引量:1
3
崔琰,李锐,杨勤科.
浅论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设计及参数采集方法[J]
.节水灌溉,2008(3):31-33.
被引量:1
4
徐宁.
彭州白鹿上书院的历史与现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S1).
被引量:1
5
张秀平,许小华,钟发牯,张生.
基于DEM的鄱阳湖区沟谷网络提取及沟壑密度分析[J]
.江西水利科技,2011,37(2):83-86.
被引量:8
6
周厚芳.
流域边界提取方法研究综述[J]
.人民长江,2011,42(S2):28-31.
被引量:10
7
苏丹阳,富强,楼章华,冉启华.
基于三角网DEM的地形特征提取算法[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17(S1):37-48.
被引量:5
8
贺晓晖,陈楠.
从规则格网DEM中提取沟谷网络的方法研究[J]
.遥感信息,2015,30(1):134-138.
被引量:4
9
田鹏,赵广举,穆兴民,温仲明,王飞.
基于改进RUSLE模型的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4):832-840.
被引量:24
10
于浩楠,史明昌,王耀强.
GIS模型在淤地坝规划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92-1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1
1
石春力,李雪,孙韧,王东,李茹,王玉秋.
Arc Hydro模型在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以蓟县沙河流域为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1):73-76.
被引量:17
2
Tang Guo-an,Hui Yang-he,Josef Strobl,Liu Wang-qing.
The impact of resolution on the accuracy of hydrologic data derived from DEM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1,11(4):13-21.
被引量:3
3
万荣荣,杨桂山.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及洪水响应[J]
.湖泊科学,2004,16(3):258-264.
被引量:41
4
邓晓红,毕坤.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J]
.贵州地质,2004,21(3):191-193.
被引量:44
5
曹文洪.
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1993,13(4):1-5.
被引量:75
6
汤国安,赵牡丹,李天文,刘咏梅,谢元礼.
DEM提取黄土高原地面坡度的不确定性[J]
.地理学报,2003,58(6):824-830.
被引量:180
7
王秀英,曹文洪,陈东.
土壤侵蚀与地表坡度关系研究[J]
.泥沙研究,1998,23(2):36-41.
被引量:40
8
李军锋,李天文,汤国安,刘学军.
基于DEM的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研究[J]
.山地学报,2005,23(2):228-233.
被引量:11
9
宋先松,石培基,金蓉.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引发的供需矛盾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5,22(2):162-166.
被引量:62
10
孙友波,宫辉力,赵文吉,赵宝奎.
基于DEM的数字河网生成方法的浅议[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06-111.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2
1
段金龙,任圆圆,张学雷.
河网密度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对比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1):95-100.
被引量:4
2
曹卫斌,叶朋,赵慧.
全国河流的密度统计方法[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5,34(2):53-55.
被引量:6
3
沙玉坤,李卫朋,范继辉,程根伟.
基于水文气象条件的河道临界集水面积确定的方法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2015,34(5):19-26.
被引量:1
4
艾建华.
利用ICESAT/GLAS激光测高数据评估SRTM数据精度[J]
.测绘技术装备,2015,17(2):63-66.
被引量:5
5
杨晓云,赖忠平,安福元,常秋芳,芦宝良.
那陵格勒河山谷段数字流域特征提取与流域调蓄能力初探[J]
.盐湖研究,2015,23(2):20-27.
6
杨华容,文路军,彭文甫,徐新良,王怀英.
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以巴中市为例[J]
.人民长江,2016,47(8):34-38.
被引量:18
7
陈天伟,马红艳,孟光明,何艳萍.
集水面积阈值的拟合方法[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37(1):140-145.
被引量:1
8
罗娅,刘莉,王青,秦琴,杨抒.
应用30 m ASTER GDEM数据估算贵州县域地表河网密度的适应性[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6):9-15.
被引量:4
9
吴馁,李朝奎,方军,褚楠,吴柏燕.
Python辅助下的坡度提取不确定性分析[J]
.测绘通报,2018(5):41-47.
被引量:3
10
颜明,许炯心,贺莉,王随继,郑明国,孙莉英,裴亮.
黄河流域河网密度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研究,2018,25(2):288-29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叶朋,陆日壮,黄志环.
全国河流信息分布图的编制[J]
.水利信息化,2016(1):10-13.
2
周雪欣,罗昊.
地理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在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11):172-176.
3
杨恩尚,孙志林,倪晓静.
杭州城西河网清淤优化调度[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44(2):191-197.
被引量:1
4
陈天伟,马红艳,孟光明,何艳萍.
集水面积阈值的拟合方法[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37(1):140-145.
被引量:1
5
程中阳,张行南,方园皓.
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在嘉陵江流域的比较应用[J]
.人民长江,2017,48(15):25-29.
被引量:7
6
张姗姗,张落成,董雅文,杨永可.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产业选择——以扬州市北部沿湖地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7,37(17):5853-5860.
被引量:19
7
罗娅,刘莉,王青,秦琴,杨抒.
应用30 m ASTER GDEM数据估算贵州县域地表河网密度的适应性[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6):9-15.
被引量:4
8
王昱,艾宇,吕源.
星载激光测高系统误差分析[J]
.测绘科学与工程,2017,0(6):27-35.
9
姚炳光,周维博.
基于DEM和ArcGIS的浐灞流域水文特征提取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28(6):8-13.
被引量:14
10
袁小棋,李国元,高小明,张文君,禄兢.
AW3D 30 m DSM数据质量分析及部分典型区域精度验证[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4):98-101.
被引量:16
1
周国园,侯志华.
基于DEM的汾河流域水系提取试验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1):60-63.
被引量:2
2
宋蜜蜂,朱炳胜,莫贤清.
云浮市近30年降水时间变化及空间差异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35(A02):87-88.
3
周晓兰,高庆九,邓自旺,陈海山.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2):196-202.
被引量:35
4
盖美,田成诗.
辽宁省海岸带地区水资源空间差异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162-165.
5
邓自旺,周晓兰,陈海山.
江苏降水长期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696-705.
被引量:14
6
张为,吕昌河.
Assessing Changes in Rainstorms in Beijing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7(5):372-377.
被引量:1
7
曹庆,陈国民.
上海市一次大雾天气的生消机理及空间差异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11(2):41-48.
8
徐忠华,鲍五堂.
岩浆岩地层下煤层的赋存[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7):34-34.
9
程传录,蒋光伟,田晓静,马新莹,王文利.
一种顾及坡度因子与极值的地表面积计算法[J]
.测绘通报,2017(1):126-129.
被引量:4
10
李一琼,刘艳芳,唐旭.
广西生态足迹及影响因子的空间差异分析[J]
.测绘科学,2016,41(11):72-78.
被引量:4
测绘通报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