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极”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极"的语义、句法功能演变路径为:名词(屋脊之栋、一切事物的最高点、端点)→动词(达到……最高点)→形容词(达到最高程度的)→副词(程度量级最高)。这一演变路径也是其语法化的过程。从历时角度解释"极"的语义、句法功能演变的动因有四个方面:语义泛化;句法位置的改变;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隐喻模式的认知解释。这四个方面是"极"在句法功能范畴内演变的动因。"极"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进一步解释了"AP/VP+极+了"如何由句法功能上升到语篇功能。
作者
王代娣
机构地区
池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3-75,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极”
句法功能
语篇功能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赵军.
“极”的语法化、可补化和相对性[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12):112-114.
被引量:11
2
朱文静.
程度副词“极”句法功能的发展演变[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127-130.
被引量:4
3
马清华.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J]
.汉语学习,2003(2):15-20.
被引量:77
4
傅书灵.
《歧路灯》程度副词“极”字考察[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49-52.
被引量:3
5
文旭,黄蓓.
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J]
.外语研究,2008,25(5):9-13.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4
2
张桂宾.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2):92-96.
被引量:81
3
吕雅贤.
从先秦到西汉程度副词的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5):63-70.
被引量:17
4
马真.
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的句式中的分布情况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1988,2(2):81-86.
被引量:65
5
钟兆华.
语气助词“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J]
.中国语文,1997(5):367-372.
被引量:15
6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54
7
周小兵.
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
.中国语文,1995(2):100-104.
被引量:86
8
孙朝奋.
《虚化论》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4(4):19-25.
被引量:124
9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68
10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341
共引文献
113
1
郑登元,王沁岚.
“挺”“贼”“蛮”语法化的异同及其虚化程度预测[J]
.汉字文化,2023(14):153-155.
2
王亚敏,黄晓光.
“死X”结构中“死”的语法化[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77-86.
3
张建荣.
语法化的单向性探析——以程度副词“大为”和“广为”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54-57.
4
岳凤娇.
莱芜方言中“来”的语气词用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120-121.
5
马清华.
语义共振:突变式吸收的意义条件[J]
.汉语学习,2004(5):15-19.
被引量:7
6
邵宜.
近代汉语介词“望”的形成及与“往”之比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91-95.
被引量:5
7
唐黎明.
浅谈凉山彝语的语法化现象[J]
.民族语文,2005(1):45-49.
被引量:8
8
连佳.
语法化影响下的词尾“然”的构词形式[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5):48-50.
被引量:5
9
王凤敏.
关于语法化及语法化五个方面的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56-159.
被引量:7
10
力量,解正明.
单音动词“得”的语法化过程[J]
.汉语学习,2005(6):40-43.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4
1
鲁健骥.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9-64.
被引量:276
2
肖奚强.
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
.语言文字应用,2001(1):46-52.
被引量:41
3
文旭,黄蓓.
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J]
.外语研究,2008,25(5):9-13.
被引量:29
4
张珩.
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时的常见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9):13-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李筱.
留学生程度副词“极”的使用偏误分析[J]
.文学教育,2017(19):116-117.
1
孙晓晓.
“已”的句法功能演变[J]
.科教导刊,2016(2Z):158-159.
2
钱毓英.
“多少”语法功能演变略探[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5):115-118.
被引量:3
3
李娟.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翻译[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93-94.
被引量:2
4
屠海波.
说"天"[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1):105-105.
5
赖汉纲.
虚词释例选登 极(jí)(副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1):88-89.
6
林章文.
关于“甍”字的释义[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0(4):62-63.
7
王聪.
浅论上古汉语语气词“也”的功能演变[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7):100-101.
8
唐贤清,陈丽.
“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
.古汉语研究,2010(4):11-19.
被引量:22
9
裴瑞玲,王跟国.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J]
.语言研究,2015,35(4):21-27.
被引量:3
10
朱文静.
程度副词“极”句法功能的发展演变[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127-130.
被引量:4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