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藏药材——梭砂贝母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藏药材——梭砂贝母鳞茎培养在NAA和6-BA的不同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经过无菌操作,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使其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可不经低温直接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成小植株,结果表明梭砂贝母的鳞茎培养在附加以上两种不同浓度及组合的植物激素MS培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
欧珠朗杰
机构地区
西藏大学理学院
出处
《西藏科技》
2012年第9期72-73,共2页
Xiz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梭砂贝母
组织培养
鳞茎
分类号
R29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1
西藏植物志第四卷[M].科学出版社,1987.09:135.
2
张志良,戳伟青,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3
蔡朝晖,李萍,高山林.
中药贝母的组织培养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8,29(4):274-277.
被引量:18
4
高燕,贺宾,范弢,王艳,易丽娟.
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35-37.
被引量:16
5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8-4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郝玉蓉,李明世,齐兰兰.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J]
.西北植物学报,1989,9(4):233-239.
被引量:6
2
蔡朝晖,朱丹妮,陶金来,高山林,徐德然.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及添加氨基酸对组培暗紫贝母生长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1-3.
被引量:11
3
周立刚,杨崇仁,王君健.
露水草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3):336-340.
被引量:11
4
冯成汉 王相骐 李曙轩.浙贝母的生长发育在鳞茎形成过程中的生化变化.植物生理学通讯,1966,(3):37-42.
5
郝玉蓉,西北植物研究,1982年,2卷,1期,38页
6
衷维纲,中草药,1982年,13卷,9期,40页
7
高山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年,23卷,3期,144页
8
王仑山,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新进展,1988年,165页
9
沈椒瑜,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23卷,1期,32页
10
侯嵩生,武汉植物学研究,1986年,4卷,3期,233页
共引文献
32
1
张寿文,刘贤旺,黄慧莲,曹岚,赖学文.
不同激素组合对彭泽贝母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4):52-52.
被引量:3
2
李云,梁庆丰,曹孜义,钱永强.
离体培养条件对平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5,19(3):175-180.
被引量:4
3
胡文冉,黄乐平,孟庆玉,危晓薇,葛峰,李建平,黄全生.
油葵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1):82-85.
被引量:4
4
刘帆,倪苏,李方安.
提高卷叶贝母组织培养的植株再生率的研究[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1):169-170.
被引量:6
5
王艳红,王英范,郑友兰,倪淑凤.
中药平贝母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479-482.
被引量:1
6
王影,周守标,王春景,夏艳.
安徽贝母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J]
.植物研究,2006,26(6):676-684.
被引量:5
7
张寿文,雷志强,刘华,曹岚,吴志刚.
彭泽贝母组织培养和高产细胞系筛选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152-155.
被引量:3
8
耿茂林,马琳,常莉,薛建平.
贝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38-42.
被引量:10
9
刘辉,陈士林,姚辉,李西文,张艺.
川贝母的资源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645-1648.
被引量:44
10
杜宇,韦传宝,贾玉成.
皖贝母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4):138-140.
同被引文献
98
1
杨爽,李春燕,马和平.
离体鸡蛋参不定芽增殖条件筛选[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5):60-62.
被引量:3
2
徐文华,陈桂琛,李毅,王莉.
唐古特大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734-1738.
被引量:9
3
徐世安,李煜照.
“安徽贝母”野生改家种第二报——解除种子休眠与促进萌发的试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3):61-62.
被引量:6
4
缪耀梅,李开彪,叶添谋.
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褐化的防治[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6):101-103.
被引量:32
5
高燕,贺宾,范弢,王艳,易丽娟.
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35-37.
被引量:16
6
李萍,季晖,徐国钧,徐珞珊.
贝母类中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6):360-362.
被引量:130
7
王有生,王文杰.
伊贝母种子的休眠特性及化学药剂对解除休眠的效应[J]
.中药材,1989,12(4):5-8.
被引量:11
8
尚远宏,刘超,彭镰心,孟庆艳,刘圆.
藏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140-144.
被引量:30
9
胡天印,钱丽华,刘汉卿.
濒危植物延龄草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326-329.
被引量:15
10
杨曦亮,张勇慧,阮汉利,皮慧芳,吴继洲.
中药贝母的本草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2006,2(7):69-7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高永茜,张立轩,汪明润,宋波.
梭砂贝母的传粉生物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795-1798.
被引量:4
2
高永茜,肖亚琼.
梭砂贝母种子萌发特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2):77-81.
被引量:6
3
欧珠朗杰,米玛潘多,孙泽韧.
梭砂贝母鳞茎组织培养研究[J]
.南方农业,2019,13(27):129-130.
被引量:3
4
欧珠朗杰,贺凯,米玛潘多.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消毒方式及培养基蔗糖浓度对梭砂贝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20,40(18):21-23.
被引量:2
5
梁翠婷,刘兰,刘继,旦增顿珠,张勇仓.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藏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6):13-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高永茜,肖亚琼.
梭砂贝母种子萌发特性[J]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2):77-81.
被引量:6
2
王严严,张成程,朱敏嘉,蒋雪莲,阮啸,黄俊华.
额敏贝母种子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J]
.北方园艺,2018(22):154-160.
被引量:5
3
朱敏嘉,黄俊华,杨文英,王厚强,帕孜来提古丽·塞买提,王严严.
裕民贝母种子形态休眠特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9(21):109-117.
被引量:5
4
朱敏嘉,黄俊华,杨文英,王厚强,帕孜来提古丽·塞买提,王严严.
裕民贝母种子形态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形态学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5):1-10.
被引量:2
5
周琪,雷乾娅,赵军宁,方清茂,王曙.
川产道地药材川贝母(栽培品)鉴别与品质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2):225-230.
被引量:12
6
欧珠朗杰,贺凯,米玛潘多.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消毒方式及培养基蔗糖浓度对梭砂贝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20,40(18):21-23.
被引量:2
7
王佳琪,黄俊华,王蕾,孙瑞敏,青丽君.
托里贝母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解除休眠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0):154-160.
被引量:2
8
李庆,李林宏,周丹,雷乾娅,王曙.
川贝母种子的质量评价[J]
.华西药学杂志,2021,36(6):655-658.
9
高素芳,张延红,何春雨,陈红刚.
贝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12):81-88.
被引量:5
10
马艳珠,崔治家,张小荣,邵晶,晋玲,马毅,王振恒,刘立,曹小洪,雷有庭.
中药川贝母资源学与商品鉴别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22,17(13):1944-1950.
被引量:4
1
米玛潘多,泽仁旺姆,尼珍,琼拉.
植物组织培养在藏药材研究中的应用[J]
.西藏科技,2007(8):19-20.
2
泽仁旺姆,葛红,刘洪涛.
藏药材—山莨菪的组织培养[J]
.西藏科技,2010(1):63-64.
被引量:1
3
唐时鸿.
植物细胞中质体的转化[J]
.中学生物学,2006,22(4):6-6.
被引量:2
4
詹忠根,徐程,张铭,罗紫娟.
铁皮石斛离体根尖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5):579-580.
被引量:23
5
张树庸.
利用皮肤细胞培育出健康小鼠 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iPS细胞的全能性[J]
.实验动物科学,2009,26(5):50-50.
6
濮祖茂,丁侃,苏宝亮,李萍,张灿明,徐国钧.
云南贝母属药用植物叶表面扫描电镜观察[J]
.电子显微学报,2001,20(1):11-15.
被引量:6
7
吴雪莲,杨强.
组织培养技术在保护藏药材中的作用[J]
.西藏科技,2008(1):69-72.
被引量:3
8
我科学家首次证实iPS细胞的全能性[J]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1):125-125.
9
蔡翠萍,汪书丽,权红,罗建,关法春,兰小中.
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2):61-66.
被引量:9
10
王立辉,李晖.
濒危藏药材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04-105.
被引量:6
西藏科技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