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是媒介技术的一个重要属性,媒介技术一方面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现代传媒帝国的霸权。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也是他媒介理论的核心主题。
作者
姜静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时代经贸》
2012年第18期42-42,共1页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媒介技术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3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141,115,123-124.
5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1.
6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Neil Postman.Technology.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
8
[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7.
9
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6.
共引文献
136
1
于翠玲.
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80-184.
被引量:4
2
甘剑梅.
现代性问题与心育的合法性寻求[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0):1-5.
3
谭旭东.
电视文化的实质及其对童年的影响[J]
.宁夏社会科学,2007(2):133-138.
被引量:4
4
高德胜.
电视的教育哲学——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冲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1):12-19.
被引量:5
5
郑惠生.
“考试至上时代”小学生课余时间用在哪儿?——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4):102-111.
被引量:28
6
高德胜.
析道德教育中的僭越现象——由“不准女生留长发”引发的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7(7):15-19.
被引量:3
7
陈红兵,陈玉海.
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67-69.
被引量:1
8
高德胜.
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4):30-37.
被引量:19
9
姚建龙.
美国少年司法严罚刑事政策的形成、实践与未来[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26(3):114-123.
被引量:20
10
蔡连玉.
儿童信息保护:理论与体系构建[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7):19-22.
被引量:4
1
周国平.
渐行渐远的童年[J]
.中国新闻周刊,2005(14):68-68.
被引量:1
2
苑晓阳,孟昭岩.
电视的魔力:文化在娱乐之路渐行渐远——读《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有感[J]
.金田,2011(10):339-339.
3
王鑫.
尼尔·波斯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
.中国图书评论,2008,31(12):111-113.
4
祝师慧,丁衍.
童年 危机还是重生——对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辩证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242-243.
被引量:2
5
姚休.
关于管理的几点认识[J]
.视听纵横,2012(5):75-76.
6
刘梦虹.
2006~2011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述评[J]
.情报探索,2012(6):42-44.
被引量:1
7
陈丽荣.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节目编排策略探析——以地市电视台为例[J]
.采写编,2016,0(4):105-106.
被引量:3
8
曹现沈.
新闻专题的人文关怀[J]
.新闻窗,2013(1):23-23.
9
邹立新.
谈谈如何加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6,12(4):111-113.
10
任红.
基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评价[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23):18-19.
被引量:1
时代经贸
2012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