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词汉字创造的认知共性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用语言符号把认知对象或具象描摹或抽象概括出来,并逐渐完善成记录人们认知世界的语言工具。英词汉字作为这种工具的重要部件之一,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文章认为,英汉民族相似的认知基础使英词汉字创造存在许多共性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作者
顿祖纯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10,共4页
Theory Monthly
基金
武汉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70736)
关键词
英词汉字
共性认知
文化
分类号
H021 [语言文字—语言学]
H31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上)[M].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Lakofl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 1999.
3
Bolniger,D.语言要略[M].方立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4
聂焱.
论汉字造字法中的隐喻性思维[J]
.宁夏社会科学,2005(6):147-151.
被引量:8
5
张巨文.
合成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建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150-153.
被引量:3
6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
顿祖纯.
形合、意合的普遍性与相对性及其深层动因[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16-119.
被引量:2
8
LakoflG.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9
宋德生.
体验心智与语言具象性[J]
.外语教学,2005,26(5):10-13.
被引量:12
10
伏春宇,杨炳钧.
英汉语言形象性对比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1):126-13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4
2
赵艳芳.
隐喻的认知基础[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7(2):30-34.
被引量:72
3
张思洁,张柏然.
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J]
.中国翻译,2001,22(4):13-18.
被引量:142
4
宋德生.
语言经济原则对英语进行体表将来结构的诠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10-13.
被引量:18
5
张景业.
试论汉字的艺术美[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7.
被引量:6
6
黄希庭主译 BestJB著.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7
[1]Houghton Mifflin Company.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M].3rd ed.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mpany,1994:649.
8
[2]World Book Inc.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M].Chicago:World Book Inc.2007:1513.
9
王甦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
吴复.训诂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40
1
万文杰.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及翻译思考[J]
.现代英语,2021(12):91-93.
被引量:2
2
宋德生.
其余皆次要 阅读最为先——大学英语五种技能主次关系之我见[J]
.外语教学,2006,27(3):51-55.
被引量:22
3
关薇.
日语感情表达的具象性[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3):32-38.
被引量:5
4
虞定海,王林.
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65-68.
被引量:73
5
丁晓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的四个维度[J]
.学术论坛,2009,32(1):166-169.
被引量:2
6
杨秀梅,包通法.
认知隐喻——诗歌英译中的意境鉴赏和传输载体[J]
.中国市场,2009(9):128-130.
被引量:4
7
谭克理,陈永辉,梁小军.
传统保健体育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的作用及开展策略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05-110.
被引量:2
8
谭克理,陈永辉.
论传统保健体育与和谐社会理念[J]
.船山学刊,2010(1):209-211.
被引量:3
9
陈百汇.
汉字造字法与汉民族的认知模式——以象形字和形声字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2):145-147.
10
汪子入.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解读[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2):62-6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张韶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部件研究[D].2008.
2
丰国欣.
字本位视角的汉语“词”——基于汉英对比分析[J]
.理论月刊,2010(11):124-130.
被引量:10
3
徐璐璐,吴瑾.
英汉文字构成对比浅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117-119.
被引量:2
4
金惠康.
汉字英词:英汉语言的本质特征差异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67-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陈鑫汇.
英汉文字差异对比[J]
.考试周刊,2015,0(55):86-87.
1
王斌.
中日同形异义词浅析[J]
.文学教育,2016(14):191-191.
2
贾凤伦.
日汉语形义相同的成语谚语[J]
.考试周刊,2010(35):35-36.
3
祖林,朱蕾,刘倩.
语言与文化之小探[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7):110-110.
被引量:1
4
黄莹.
汉字形似偏旁的辨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0(12):17-18.
5
李彤翎.
汉字创造与汉字意符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8.
6
许芃.
浅析甲骨文字形义与本义之关系[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2):96-100.
7
江胜利.
论许慎“六书”的本意和价值[J]
.黄山学院学报,2003,5(2):53-56.
8
刘敏.
易混偏旁辨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4):55-55.
被引量:1
9
张 恒.
谈谈日语汉字词汇的特点[J]
.日语知识,2002(8):20-20.
被引量:1
10
范淑玲.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01-104.
被引量:8
理论月刊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