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6个小麦品种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行了6个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3是泰州市高港区2012年秋播的主推品种;扬麦11和扬辐麦2号可在该区搭配种植;宁麦9号预计该区今后将逐年减少种植面积;扬麦15建议翌年继续参加品试;扬麦13建议翌年秋播减少种植面积。
作者
徐静芳
栾桂霞
周美文
刘红霞
机构地区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农技服务》
2012年第6期670-671,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比较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王青,汪建来.
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1,31(4):6-10.
被引量:14
2
孙占波,裘志新,唐健,伍乘新,李奇峰,汤忠,曹彦龙,伍昌,李前荣.
超高产春小麦新品系与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09,50(1):31-3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宋荷仙,李跃建,冯君成,刘宗典,杨永澄.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3):21-26.
被引量:47
2
方先文,曹阳,熊恩惠,蔡士宾,朱伟.
影响小麦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性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4):14-16.
被引量:16
3
曾浙荣,赵双宁,台建祥,李培,李青,付勤,高世菊,曹梅林.
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冠层形成和结构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3):30-37.
被引量:22
4
徐恒永,赵君实.
高产冬小麦的冠层光合能力及不同器官的贡献[J]
.作物学报,1995,21(2):204-209.
被引量:180
5
傅兆麟.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的株型结构问题[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1):17-22.
被引量:21
6
ROBERT H,MOLL.Sixteen cycles of recurrent full-sib family selection for grain weight in two maize populations. Crop Science . 1991
7
孙致良,王玉叶,刘鹏起,吴敏楚.稻麦矮化育种和最佳株型设计[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9(03).
8
柏新付.
高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3):217-220.
被引量:12
9
高士杰.
作物株型改良的增产效用[J]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2):23-24.
被引量:18
10
朱昭进,赵莉,何贤芳,王青,汪建来.
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01-260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
1
牟会荣.
长期遮光对冬小麦群体及单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07-21610.
被引量:3
2
王节之,王根全,郝晓芬,王晓宇.
适应机械中耕的谷子宽窄行种植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462-465.
被引量:14
3
杨栓群,高九思,左占民.
三门峡市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2,32(8):66-69.
被引量:1
4
姜延浩,金岩.
2011~2012年度龙口市小麦增产的原因分析[J]
.农技服务,2012,29(6):669-669.
5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
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J]
.作物杂志,2013(4):43-47.
被引量:4
6
陈磊.
安徽省小麦干热风、高温逼熟、贪青晚熟、雪灾、倒伏灾害的防御[J]
.农业灾害研究,2014,4(10):53-57.
被引量:6
7
陈磊.
安徽省小麦旱、涝(湿)、(霜)冻及冰雹灾害的预防与补救[J]
.农业灾害研究,2014,4(10):67-73.
被引量:3
8
马建,孙敏,丁浦洋,罗伟,周小鸿,杨聪聪,张涵,秦娜娜,杨宇杰,兰秀锦.
控制小麦穗颈长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3):319-324.
被引量:2
9
付金梅,党政平,李波,赵婉莹,赵婉,杨雯晶,刘明宇,闵东红.
小麦旗叶大小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6):713-720.
被引量:4
10
周元刚,姚宁,冯浩,白江平,张体彬,何建强.
冬小麦叶片形状系数的变异性[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5):1-7.
被引量:3
1
孔菊兰.
泰州市高港区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探析[J]
.农技服务,2012,29(9):1064-1064.
2
苏麦188[J]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5,0(10):43-43.
3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
国审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选育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31-232.
被引量:2
4
范家军,刘礼明,李峰,张玉林.
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44-4545.
被引量:8
5
王应开.
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97-97.
被引量:1
6
陈秀兰,何震天,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柳学余,于嘉林,韩成贵,李大伟,刘伟华,蔡祝南.
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3,31(5):37-38.
被引量:3
7
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公告(八)[J]
.种子世界,2013(8):64-65.
8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柳学余.
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选育[J]
.核农学报,2004,18(5):361-363.
被引量:6
9
庞新和.
小麦新品种杨辐麦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新农村,2008(9):16-16.
10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
扬辐麦2号特征特性与优质高产栽培[J]
.农业科技通讯,2003(9):9-9.
被引量:1
农技服务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