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分子有无极性的判断方法和技巧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分析和总结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判断分子有无极性的三种方法:“力的合成”、“重心”、“电子式”,并分别指出这三种方法存在的缺点,以及判断分子有无极性时方法的选择。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能快速判断出分子有无极性,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 王义
机构地区 江苏省淮北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2,共3页 Education In Chemist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46.
  • 2余凤蓉,吴孙富,陈军.用“几何重心”判断分子有无极性[J].化学教学,2011(8):73-75. 被引量:2
  • 3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5.

二级参考文献2

  •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46.
  • 2高剑南.关于分子的对称性[J].化学教学,2009(7):3-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7

  • 1沈泽智.论多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J].科技资讯,2008,6(17). 被引量:1
  • 2杜少华.分子极性判断二法[J].青海教育,1999,0(9):41-41. 被引量:3
  • 3安道利.预测AX_mE_n型共价分子极性的一种简单方法[J].晋中学院学报,1992,15(1):85-88. 被引量:1
  • 4孙责恕,崔天绥中学化学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答问(第一版)[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71-73.
  • 5维基百科价电子对互斥理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B%B7%E5%B1%82%E7%94%B5%E5%AD%90%E5%AF%B9%E4%BA%92%E6%96%A5%E7%90%86%E8%AE%BA.2013-11-12.
  • 6孙培菊.关于分子极性判据的讨论[J].辽宁师院学报,1979,(4):75-79.
  • 7R. J. Tykodi. Identifying Polar and Nonpolar Molecule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89, (12): 1007-1011.
  • 8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46.
  • 9刑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6-67.
  • 10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8-10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