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平衡的哲学观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平衡不仅是生态学的重要理论问题 ,而且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实践问题。在 当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 ,只有把人类文明推进到生态文明阶段 ,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孙彦泉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64-67,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
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适应性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余正荣.
从“硬技术”走向“软技术”──一种生态哲学技术观[J]
.宁夏社会科学,1995(3):33-39.
被引量:15
2
徐民华.
面对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探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6):81-89.
被引量:7
3
孙彦泉.
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3):7-10.
被引量:17
4
邱耕田.
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7):50-52.
被引量:39
5
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33-38.
被引量:15
6
韩步阳.
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J]
.生态经济,1999,15(3):51-54.
被引量:2
7
傅华.
论生态伦理的本质[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8):64-68.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邱耕田.
生态生产初论[J]
.求索,1995(2):84-87.
被引量:9
2
余正荣.
从“硬技术”走向“软技术”──一种生态哲学技术观[J]
.宁夏社会科学,1995(3):33-39.
被引量:15
3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31-37.
被引量:110
4
祐素珍.
生态伦理学的哲学思考[J]
.道德与文明,1996(5):31-32.
被引量:5
5
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33-38.
被引量:15
6
肖子健.困境和抉择--关于人类下一个文明和发展战略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2).
7
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54.
8
星野芳郎.未来文明的原点[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5.37.
9
阿.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4.187.
共引文献
105
1
汪丽.
消费者结果意识对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探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1):227-228.
被引量:2
2
钟妹贵.
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3):88-93.
被引量:1
3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59(z1):21-32.
被引量:88
4
吴国璋.
全球化时代的“普遍伦理”[J]
.探求,2001(4):52-53.
被引量:2
5
叶平.
对环境哲学实质的考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9-33.
被引量:5
6
孙彦泉.
走出工业文明的误区[J]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26-29.
7
张向前.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探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85-88.
被引量:2
8
张志诚,牛海山,欧阳华.
“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探讨[J]
.资源科学,2005,27(1):136-145.
被引量:28
9
孙彦泉,蒋洪华.
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基础[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45-49.
被引量:20
10
杨汉超.
生态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J]
.广西社会科学,2005(5):40-4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
1
于华江.
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江汉论坛,1988(9):23-28.
被引量:3
2
谷明.
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2):66-70.
被引量:7
3
杨在原.
关于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J]
.理论探索,2001(2):14-15.
被引量:2
4
张智光,王明庥,佘光辉,周定国.
江苏杨树产业的战略思考(Ⅰ):现状与问题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63-67.
被引量:21
5
何中华.
“以人为本”与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扬弃[J]
.理论参考,2006(2):38-39.
被引量:2
6
陈毓川.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7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12..
8
陈桂.《老子》[M].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9
王之佳,柯金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
[意]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引证文献
6
1
万幼清,邹珊刚.
儒道思想中的生态旅游观[J]
.求索,2004(8):160-161.
被引量:5
2
卫佩行,王正.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J]
.价值工程,2010,29(26):216-216.
被引量:1
3
洪丹,王国聘.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J]
.学理论,2012(22):64-65.
被引量:2
4
刘兰凯.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观的重新整合[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2):46-50.
被引量:2
5
石杰.
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的若干哲学思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36(3):41-44.
被引量:3
6
章平.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
.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43-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杰.
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J]
.商,2012(17):218-220.
2
田定湘.
生态旅游的生态化道路探索[J]
.求索,2006(3):141-143.
被引量:3
3
李学术.
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经济问题探索,2007(8):163-168.
被引量:11
4
孙吉信,郭飒飒,王丽娜.
从“天人合一”看当代生态旅游发展路向[J]
.林业经济问题,2010,30(3):261-265.
被引量:5
5
李玉涛,黄建宏,蔡静,王秋娜.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
.绿色科技,2011,13(1):115-118.
被引量:5
6
张机,代姗姗,徐红罡,高凌.
中外游客生态旅游观的比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90-96.
被引量:1
7
王凯,杨绍陇.
基于哲学角度对生态平衡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3(5):20-21.
8
杨利勇.
我国体育生态失衡原因与平衡路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35-37.
被引量:3
9
李玉兰.
乡村振兴战略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以“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为例[J]
.甘肃教育,2021(17):78-81.
被引量:1
10
毛志龙,王瑞.
黄土高原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甘肃省庆阳市毛寺村为例[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13-15.
1
张丹,李雪蓉.
留守青少年(高中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
.科教文汇,2015(9):134-135.
被引量:1
2
程颖.
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
.湖北档案,2010(10):12-14.
被引量:2
3
张国祺.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新思维——简评《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111-112.
4
张文新.
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7-103.
被引量:36
5
周穗明.
智力圈建设与生态平衡[J]
.现代哲学,1987(4):28-30.
被引量:1
6
蔡厚德.
认知行为实验技术研究大脑两半球信息整合机制的新进展[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4-97.
被引量:1
7
王磊.
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看“为人造物”观念[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8(2X):29-30.
8
柴琳.
“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重释桃花源式的“乌托邦”[J]
.现代交际,2012(4):5-6.
9
李卫忠,张秋良,唐晓燕.
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9-52.
被引量:2
10
刘凤国.
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19-121.
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