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与肾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治运用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热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胃与肾关系甚为密切,并反映了热病病变程度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在治疗方面,也往往相互关应。胃与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邪热亢盛于胃而耗伤胃阴及进而消灼肾阴。每当肺卫邪气不除,多传入阳明胃经,致胃的纳谷生津功能失调,加上邪热易伤阴津。
作者
孟澍江
张琪
周信有
邹燕勤
徐迪华
章真如
杨如哲
骆继杰
张京安
王永钧
郭兴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学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甘肃中医学院
常州市中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杭州市中医医院
长春民族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11,共8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胃
肾
热病
中医
诊断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8
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课题组,许家松.
方药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认识和诊治经验[J]
.中医杂志,1991,32(10):12-14.
被引量:18
2
张耀庭.
浅述叶天士的养胃阴法则[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53-54.
被引量:5
3
周亮.
蒋文照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J]
.山西中医,1993,9(5):2-3.
被引量:1
4
张喜奎,张军.
杜雨茂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肾炎之经验[J]
.陕西中医,1993,14(11):497-498.
被引量:2
5
王庆其.
补气摄精 祛毒利尿——裘沛然治疗慢性肾炎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1):1-3.
被引量:6
6
陈明华.
葆真泄浊——陈苏生治慢性肾病的思路与方法[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10):29-30.
被引量:3
7
常风云,吴俊喜.
田乃庚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J]
.新中医,1993,25(11):1-3.
被引量:3
8
刘如秀,刘志明.
刘志明治疗慢性肾炎的体会[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4):47-49.
被引量:6
9
朱永志,张玉梅.
张琪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病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3):141-142.
被引量:4
10
刘德章.
钟新渊治疗肾炎用药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4):209-21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杨宜,喻康野,曾旭初,董军,潘传四.
补肾抗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0):583-585.
被引量:5
2
傅文录.
23位当代名医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J]
.中医药信息,1995,12(1):14-18.
被引量:7
3
张培影.
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论治[J]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6):245-246.
被引量:4
4
傅文录,刘宏伟.
70位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续)[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2):562-565.
被引量:2
5
宋庆增,李建锋,黎丽群,谢胜.
围绝经期女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病机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195-197.
被引量:1
6
潘立文,张荷兰,高垚,韩朝智,鲁萍.
从胃阴虚论治杂症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5):384-387.
被引量:2
7
李加葵,田劭丹,李佩文.
名中医李佩文基于脾肾同调治疗胃癌经验[J]
.陕西中医,2023,44(9):1281-1284.
被引量:3
8
黄洪,叶涛,张志娜,彭琰,吴志斌,杨兵,李应杰,唐东昕.
基于维生素D轴探讨补肾论治胃癌的潜在靶点[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23(1):169-17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于建忠,冯松杰.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导致营养不良概况[J]
.甘肃中医,2006,19(4):11-12.
被引量:1
2
关明智.
慢性肾衰中医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1997,10(4):46-48.
被引量:2
3
颜振东.
四君敛溃汤加食疗治疗消化性溃汤125例[J]
.四川中医,1997,15(11):30-31.
被引量:2
4
唐家槐.
慢性胃病中医药治疗机理研究现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7(4):38-40.
被引量:2
5
傅文录.
慢性肾衰中医多级辨治思路与方法探讨[J]
.新中医,1999,31(6):3-5.
被引量:8
6
胡大勇.
温肾通阳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6例[J]
.江苏中医,2000,21(4):20-21.
7
牛豫洁.
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况[J]
.广西医学,2000,22(5):1011-1014.
被引量:1
8
张炜宁,李小军.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3):102-103.
9
傅文录.
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思路与方法[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3):146-149.
10
刘赓,张声生.
调肝理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
.世界中医药,2015,10(5):695-698.
被引量:11
1
姜良铎,张文生.
热病的中医治疗与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87-290.
被引量:1
2
牛宝玉.
热病用下法之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1999,8(6):276-278.
3
赵来斌,孙斌,董强.
苦参治疗热病的体会[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1):55-56.
4
王富春.
“热病五十九俞”初探[J]
.中医药学报,1989,17(1):14-16.
被引量:4
5
张咸才.
运用仲景方治验急症热病2例[J]
.中国农村医学,1989(6):34-35.
6
张爱萍.
热病且莫概用清法[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3):63-63.
7
潘焕鹤.
《务存精要》热病用药特色[J]
.江苏中医,1992,13(7):31-33.
8
茅晓.
清代医家杨乘六热病治疗经验探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2):36-39.
9
孔庆玺,孔庆元.
论《温病条辨》的康复治疗[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3(2):1-4.
10
郝国勋,刘玉环,隋哨兵.
急症三则——中医中药治疗高热病[J]
.黑龙江中医药,1990,19(1):27-28.
中医杂志
199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