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崔敏.论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J].证据科学,2008,16(4):384-393. 被引量:6
-
2褚福民.事实推定的客观存在及其正当性质疑[J].中外法学,2010,22(5):667-683. 被引量:30
-
3赵微,郝冬婕.刑事诉讼法修正后毒品犯罪案件证据制度的完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3):112-117. 被引量:7
-
4徐浩.利用网络进行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电子证据研究[J].犯罪研究,2012(3):63-66. 被引量:4
-
5谢澍.刑事司法证明模式:样态、逻辑与转型[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11):54-64. 被引量:15
-
6杜颖.毒品犯罪案件中“主观明知”认定的实证解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6(3):36-42. 被引量:6
-
7蔡绍刚,郇习顶.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毒品案件实证分析[J].法律适用,2015(11):103-107. 被引量:2
-
8赵丹.毒品来源证据不足的毒品犯罪案件的处理[J].人民司法,2016(8):11-13. 被引量:2
-
9刘艳红.中国反腐败立法的战略转型及其体系化构建[J].中国法学,2016(4):218-244. 被引量:153
-
10罗恒.论毒品案件“幽灵抗辩”之排解[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6(5):28-3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0
-
1吴鹏.长春毒品犯罪裁判公开案件的侦查研究[J].中国刑事警察,2021(3):60-64.
-
2许霆箭,徐标,武婷婷,谢梦菲,郝芳,刘长江.青少年学生新精神活性物质认知与滥用的调查与启示——以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1):111-119.
-
3张浩,倪玉霞.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列管模式的缺陷及其弥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4):77-84. 被引量:1
-
4于代华,岳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与异氟醚MAC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111-114. 被引量:1
-
5李振辛.二十世纪美国LSD的滥用经验教训对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管控的启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3):7-11. 被引量:6
-
6杨黎华.对我国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4):1-4. 被引量:9
-
7安美玲,刘楠.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状研究[J].西部公安论坛,2019,17(3):52-54.
-
8梅传强,盛浩.新精神活性物质数量计算的困境、症结与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9-20. 被引量:14
-
9周志刚,郑篮君.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及列管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0(4):7-14. 被引量:7
-
10曹莉.网络毒品犯罪电子数据的审查[J].人民检察,2020(22):27-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0
-
1王海英,喻田.神经外科手术的围术期脑保护[J].合肥医学院学报,2005,28(6):572-574. 被引量:2
-
2任占杰,张成明,黄爱杰,王桂芝,胡京蛟.吸入麻醉药发展历程中的哲学思维[J].当代医学,2009,15(7):67-68. 被引量:2
-
3侯景利,徐世元,刘合年,周乐顺,刘英海.丙泊酚或异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4):303-305. 被引量:11
-
4林蓉,张富军.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102-104. 被引量:8
-
5吕旭华,胡建.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76-78. 被引量:4
-
6杨娟,角述兰,黄瑞萍,汪露,张玉龙,赵宁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6):55-57. 被引量:5
-
7王建君,周立平,吴达,蒋宽,许文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乳酸与乳酸清除率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4,40(22):2697-2699. 被引量:9
-
8王龙,胡晓.神经重症监护室内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57-159. 被引量:2
-
9杨丹,余庆波,万勇.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2):187-190. 被引量:4
-
10王晓军.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四川医学,2015,36(2):210-21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陈上平.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占位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7):31-32.
-
2张秀珍.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4):16-18. 被引量:2
-
3李熊刚,向志雄,王汉晶,乔克坤.咪达唑仑、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8,33(2):252-256. 被引量:5
-
4姜栋.静吸复合全麻对Ⅰ型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5):34-35. 被引量:1
-
5李军根,陆士奇,肖接承,丁礼.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IL-6、ADR、NADR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15):72-74. 被引量:2
-
6张璐璐,饶丽华,纪玮玮,王宁,郭淑静.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20,39(33):42-44. 被引量:6
-
7任利东,刘伟,赵慧.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1,42(10):1167-1171. 被引量:5
-
8白艳莉,王凤群,赵伟,何荣.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6):86-87. 被引量:7
-
1王立文,王爱国,张宏.吸入不同浓度和时间七氟醚对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20(1):12-14. 被引量:1
-
2罗爱林,杉山和英.联合使用异丙酚和七氟醚对培养鼠背根神经节细胞γ-氨基丁酸调控的氯电流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108-110.
-
3于代华,岳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与异氟醚MAC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2):111-114. 被引量:1
-
4董龙禹,柴伟,赵晖,杨永慧,杜洪印.地氟醚麻醉下诱发电位监测意识与疼痛的临床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7):894-89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