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试验以11个全国绿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12个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单株荚数>株高>开花至结荚天数>一级分枝>结荚至成熟天数>主茎节数>出苗至开花天数>出苗天数>生育天数>荚长>千粒重>单荚粒数。选择高植株和增加结荚数量是提高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增加开花至结荚天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减少结荚至成熟天数和一级分枝数亦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
作者
杨芳
杨媛
冯高
杨明君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95-97,共3页
基金
CARS-09-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
关键词
绿豆
产量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3
1
杨明君,樊民夫,李玉环,李久昌.
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J]
.马铃薯杂志,1994,8(2):65-68.
被引量:5
2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2):49-50.
被引量:36
3
刘孝柏.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1):43-4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郭志明,马智宏.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果穗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1):12-13.
被引量:1
2
樊民夫,杨明君,李久昌.
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2):6-11.
被引量:16
3
聂征,陈甫堂,施杏春.
红花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J]
.中国油料,1993(3):26-2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4
1
李榜江,曹国璠,龚军,梁永松,龙玉宁,颜成全.
影响芸豆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4-9495.
被引量:5
2
路鹏,陈伟烈,谢宗强,邹万喜.
湿沙催芽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1999,16(3):297-303.
被引量:2
3
赵萍,杨媛,杨明君,杨芳.
苦荞麦高产栽培最佳配方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1):48-48.
被引量:19
4
杨明君,杨媛,杨芳,石金波,郭忠贤.
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1(6):51-53.
被引量:11
5
冯耀景,苏永福,王辉.
泌阳县绿豆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98-198.
被引量:5
6
时政,黄凯丰,陈庆富.
贵州不同生态区苦荞产量性状形成的初步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5):1221-1226.
被引量:8
7
杨媛,杨明君,王慧,石金波,杨芳,郭忠贤.
苦荞麦新品种晋荞6号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3):128-129.
被引量:10
8
张丽梅.
豆豉纤溶酶产酶菌的筛选及菌种保藏[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87-6188.
被引量:2
9
毛春,陈庆富,程国尧,蔡飞,张荣华,金玲.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6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41-42.
被引量:2
10
罗河月,任爱民,郭冬梅.
绿豆品种比较试验[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5):14-1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3
1
叶卫军,张阴,王沛然,张玲玲,田东丰,吴泽江,周斌.
绿豆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植物学报,2023,58(1):150-158.
被引量:1
2
刘慧,李宁辉.
中国绿豆贸易状况与趋势展望[J]
.农业展望,2013,9(6):62-64.
被引量:9
3
李纯.
绿豆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经分析[J]
.作物研究,1993,7(1):29-31.
被引量:1
4
申慧芳,李国柱.
绿豆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64-167.
被引量:33
5
梁双波,程汝宏.
小杂粮在我国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发展策略[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2):93-95.
被引量:28
6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3
7
杨春玲,王阔,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葛鹏飞.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5,25(5):314-315.
被引量:24
8
刘萌娟,李鸣雷,石引刚.
大豆产量与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选择[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64-166.
被引量:7
9
陈克玲,陈力耕,刘建军,洪棋斌,李洪雯.
柑桔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14-1120.
被引量:10
10
高小丽,孙健敏,高金锋,冯佰利,柴岩,贾志宽.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光合性能研究[J]
.作物学报,2007,33(7):1154-1161.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6
1
叶卫军,张阴,王沛然,张玲玲,田东丰,吴泽江,周斌.
绿豆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植物学报,2023,58(1):150-158.
被引量:1
2
巩法江,李娜,华贝贝,毕海滨,杨秀华.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1):54-54.
被引量:4
3
侯小峰,刘静,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2015(1):53-56.
被引量:34
4
郑海泽,曲运琴,乔玲,张红芳,姚勇.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8,33(A01):33-37.
被引量:11
5
卢环,王成,曾玲玲,于运凯,季生栋,张金东,王冰雪.
烯效唑处理下绿豆农艺性状稳定性及性状间相互关系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7):36-42.
6
王官,刘璋,薛丁丁,张伟,王艳娟,王磊,高翔,阎昊.
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9,0(8):12-1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叶卫军,张阴,王沛然,张玲玲,田东丰,吴泽江,周斌.
绿豆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植物学报,2023,58(1):150-158.
被引量:1
2
杨玉辉.
不同播种时期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2):34-38.
被引量:6
3
杨玉辉.
兴安盟半干旱地区适宜种植绿豆品种的筛选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1):32-36.
被引量:6
4
陈昱利,杨平,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淄博地区绿豆引种筛选试验[J]
.中国种业,2015(12):71-72.
被引量:1
5
辛国胜,韩俊杰,周洪军,商丽丽,邱鹏飞,张磊,刘翠玲.
灰色多维综合分析在食用型甘薯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6,48(2):15-18.
被引量:2
6
刘杰,盛晋华,张雄杰.
甜荞产量与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2016(1):46-50.
被引量:5
7
张盼盼,张洪鹏,张敬禹,陈豪,李冰,刘文彬,冯乃杰,郑殿峰.
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6):34-41.
被引量:14
8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J]
.作物杂志,2017(2):109-113.
被引量:3
9
郭鹏燕,王彩萍,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茂林.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作物杂志,2017(6):55-59.
被引量:19
10
王洁,王素华,程须珍,王丽侠.
高产优质黑绿豆品种中绿17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8(1):70-71.
被引量:11
1
杨芳,杨媛,杨明君,冯高.
晋北绿豆主要经济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5):25-26.
2
郭伟,郭建华,于崧,薛盈文,于立河.
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小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9-34.
被引量:5
3
牛力立,赵佐敏,唐虹,冷云星,吴家丽,张领,张鹏.
黔中地区覆膜盖土对马铃薯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109-115.
被引量:1
4
冯艳,周蓉,付蓉,董瑞涛,赵富胤,孟巾果,刘亚泰,张咪,汪保华,李平.
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盐种质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59-61.
被引量:5
5
詹秋文,王敏,纪胜男,姚维传.
小麦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种子,2002,21(3):31-32.
被引量:16
6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蒲晓斌,崔成,柴靓,蒋俊,牛应泽,蒋梁材.
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3):240-245.
被引量:32
7
王振民,康波,邓劭华,刘维莉,姚唐忠.
吉林省不同年份主推大豆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的初步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1):92-95.
被引量:4
8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2):49-50.
被引量:36
9
赵丽梅,孙寰,黄梅,王曙明,王跃强.
大豆结实率与花粉败育率之间的关系[J]
.大豆科学,2004,23(4):249-252.
被引量:19
10
王萍,赵宏亮,谭贺,李琬,许捷思,许显滨.
播种期温度变化对甜菜出苗天数的影响[J]
.中国糖料,2014,36(3):43-44.
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