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国铅锌工业形势分析及2000年展望
被引量:2
出处
《世界有色金属》
2000年第B03期34-36,共3页
World Nonferrous Metals
参考文献26
-
1程志波,李正风.论科学治理中的科学共同体[J].科学学研究,2012,30(2):225-231. 被引量:24
-
2陈媛,樊治平,谢美萍.科研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水平的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0):38-42. 被引量:24
-
3刘丽萍,刘春丽.Publons管理模式对我国同行评审制度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7):685-690. 被引量:18
-
4朱银周,唐虹.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研究领域与稿件匹配度的优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32-136. 被引量:22
-
5罗伟清.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78-582. 被引量:26
-
6常唯,李自乐,王成,郭宸孜,李耀彪,马健,王淑平,张光,白雨虹.开放评议与双盲评议在国际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中的价值[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8-24. 被引量:28
-
7王福军,冷怀明.影响科技期刊审稿人审稿质量的因素研究现状与展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92-1595. 被引量:7
-
8尚淑贤,周良佳,颜艳.提高医学期刊审稿时效和质量的对策探讨——基于审稿专家的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8):832-838. 被引量:20
-
9黄颖,吴其达,宗乾进,张燕霏,徐英朔,程媛.审稿人工作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Publons Top Reviewers个体特征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9):956-961. 被引量:7
-
10王存同.零膨胀模型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0(5):130-148.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307
-
1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J].哲学研究,2000(10):17-24. 被引量:84
-
2曾平,刘桂芬,曹红艳.零膨胀模型在心肌缺血节段数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464-466. 被引量:21
-
3曾国屏,李正风.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z1):72-77. 被引量:3
-
4王霞,贾贤,蒋伟,佟建国.科技期刊如何完善审稿专家库[J].编辑学报,2011,23(S1):43-44. 被引量:9
-
5周红兵,方秀菊.影响高校学报审稿期限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108-111. 被引量:7
-
6朱美香.遏制审稿失范 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4,16(3):180-181. 被引量:61
-
7杨波,王小唯,程建霞,吕雪梅,张红,潘启树.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动态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4):439-441. 被引量:12
-
8李明志,锁志海,赵大良.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开发及其使用[J].编辑学报,2004,16(4):274-275. 被引量:30
-
9陈方丽,慕继丰,张炜.信息技术与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J].科研管理,2004,25(6):28-34. 被引量:3
-
10龚旭.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22(6):613-618. 被引量:69
共引文献375
-
1林东杰,谢良地.医学科技期刊在医学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12):1125-1129. 被引量:1
-
2李浩,李登旺.规模经营背景下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4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228-236. 被引量:7
-
3彭业辉.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20(11):58-59. 被引量:3
-
4龚梦月.科技期刊同行评议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J].学报编辑论丛,2023(1):518-523.
-
5张爱民.同行评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学报编辑论丛,2022(1):741-746.
-
6杨开英,吕小红.组建核心审稿专家队伍的必要性研究[J].学报编辑论丛,2019,0(1):459-462. 被引量:1
-
7王思琦.高政府质量降低武装冲突了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J].实证社会科学,2021(2):42-69.
-
8陈弘,谢子涵,王馨瑶.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2(9):75-82. 被引量:7
-
9耿海将,刘香兰,孙海涛.煤炭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煤炭学报,2023,48(S01):401-410.
-
10郭翠,王小菊.从编辑角度谈医学期刊高质量文章[J].内江科技,2023,44(11):78-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0
-
1殷建华.2000年世界稀散金属市场前景将日益看好[J].世界有色金属,2000,25(5):29-30. 被引量:1
-
2宋月琳.世界锌市场的现状及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1995,20(7):32-33. 被引量:1
-
3高山.世界锌的消费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1999(12):9-11. 被引量:2
-
4童雄,崔峥,骆兆军,阎森.氧化剂在微生物浸矿过程中的作用[J].有色金属,2000,52(1):52-54. 被引量:2
-
5华一新,谭春娥,谢爱军,吕宏.微波加热低品位氧化镍矿石的FeCl_3 氯化[J].有色金属,2000,52(1):59-61. 被引量:19
-
6潘学军,陈景.碱性氰化液中加表面活性剂用TBP萃取金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0,24(2):90-95. 被引量:26
-
7陈顺方,钟文远.槽浸复杂氧化铜矿石生产海绵铜[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0(1):18-19. 被引量:3
-
8王吉坤,雷霆,柯金星.锡粗炼发泡渣的烟化处理研究[J].云南冶金,2000,29(1):18-22. 被引量:1
-
9窦明民,周德林,瞿开流.磷酸盐除铁新工艺研究[J].云南冶金,2000,29(1):23-26. 被引量:6
-
10魏昶,胡汉,王俊中.湿法炼锌净化工序锌粉用量研究[J].云南冶金,2000,29(1):27-2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
-
1刘三军,欧乐明,冯其明.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4,24(4):39-43. 被引量:35
-
2陈爱良,赵中伟,贾希俊,龙双,霍广生,李洪桂.氧化锌矿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J].矿冶工程,2008,28(6):62-66. 被引量:35
-
3闫洪.2001年云南金属材料与加工年评[J].云南冶金,2002,31(2):41-45. 被引量:1
-
4黄兰青,白堂谋.锌冶炼技术现状及发展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3):41-42. 被引量:3
-
5黄仲权,黄晓钟.云南矿业发展态势与环境保护对策探讨[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23(1):11-14. 被引量:6
-
6刘三军,欧乐明.中国锌冶炼工业现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23(6):36-40. 被引量:13
-
1任学佑.我国铅锌工业生产现状及发展预测[J].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97(2):23-28.
-
2傅作健,王辉.方兴未艾的中国铅锌工业[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6(1):4-10. 被引量:4
-
3周国宝.加速科技进步 实现铅锌发展目标[J].有色金属工业,2002(2):8-10.
-
4徐耀东.中国铅锌工业的发展[J].株冶科技,1995,23(1):11-16.
-
5陈维胜,汤家骞.美国近年来的铅锌工业[J].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89(3):24-27.
-
6赵武壮.倾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铅锌工业[J].有色金属工业,2003(9):14-16.
-
7周子离.对当前我国铅锌工业发展的初步研究[J].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95(8):31-36.
-
8周国宝.关于铅锌工业发展的思考[J].有色金属工业,2003(9):11-13. 被引量:3
-
9陈志培.广西铅锌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有色金属工业,2000(11):14-16.
-
10孟广寿,韩晓庆.目前我国铅锌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和建议[J].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95(5):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