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应用无定向导线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15
-
1傅斌,徐佩,王玉宽,彭怡,任静.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J].生态学报,2013,33(3):789-797. 被引量:122
-
2彭建,李慧蕾,刘焱序,胡熠娜,杨旸.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J].地理学报,2018,73(4):701-710. 被引量:188
-
3叶玉瑶,苏泳娴,张虹鸥,吴旗韬,刘凯.生态阻力面模型构建及其在城市扩展模拟中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4,69(4):485-496. 被引量:104
-
4王玉莹,金晓斌,沈春竹,鲍桂叶,刘晶,周寅康.东部发达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苏南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7):2298-2310. 被引量:63
-
5高宇,木皓可,张云路,田野,汤大为,李雄.基于MSPA分析方法的市域尺度绿色网络体系构建路径优化研究——以招远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20):7547-7556. 被引量:67
-
6彭建,郭小楠,胡熠娜,刘焱序.基于地质灾害敏感性的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2):627-635. 被引量:128
-
7袁轶男,金云峰,聂晓嘉,凌瑞,吴沙沙,兰思仁.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6):78-83. 被引量:8
-
8彭保发,郑俞,刘宇.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J].地理科学,2018,38(3):361-367. 被引量:42
-
9韩世豪,梅艳国,叶持跃,张珂,尹秀秀.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2):192-198. 被引量:31
-
10张燕,师学义,唐倩.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汾河上游地区碳储量评估[J].生态学报,2021,41(1):360-373. 被引量:57
二级参考文献249
-
1焦胜,曾光明,何理,曹麻茹,刘鸿亮,李向辉.小城镇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43-45. 被引量:5
-
2刘纪远,王绍强,陈镜明,刘明亮,庄大方.1990~2000年中国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J].地理学报,2004,59(4):483-496. 被引量:136
-
3巩合德,王开运,杨万勤,王乾,张远彬.川西亚高山白桦林穿透雨和茎流特征观测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4):17-20. 被引量:16
-
4李卫锋,王仰麟,彭建,李贵才.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03-1410. 被引量:86
-
5彭少麟,郝艳茹,陆宏芳,王伯荪.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27-31. 被引量:44
-
6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J].地理学报,1998,53(B12):11-18. 被引量:138
-
7陈风琴,石辉.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大孔隙与入渗性能关系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2):350-353. 被引量:29
-
8李鹏,李占斌,澹台湛.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植被根系动态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849-853. 被引量:61
-
9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薛雄志.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25(4):861-868. 被引量:240
-
10朱秀端,唐松青.香根草生态学特性及其在闽北的应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21-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934
-
1闫瑾.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以贵州省清镇市为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20(2):1-9. 被引量:1
-
2王丽华,刘媛媛,郭蒙蒙.与雄安新区对接背景下沧州沿海经济发展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15):172-174.
-
3林文豪,温兆飞,吴胜军,毕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改善对策[J].生态学报,2023,43(3):973-985. 被引量:10
-
4陈瑾,赵超超,赵青,徐崇敏,林森,邱荣祖,胡喜生.基于MSPA分析的福建省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23,43(2):603-614. 被引量:43
-
5周璟,王宏卫,谈波,马晨,王晓琴,代芯妍.开都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修复分区识别[J].生态学报,2022,42(24):10127-10137. 被引量:29
-
6刘增力,胡理乐,闫伯前,张鹏骞.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生态效益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42(24):10060-10071. 被引量:12
-
7刘美彤,王虎,刘海龙.河南省产业承接规模演变的时空特征[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6(4):85-89.
-
8刘闯,马军花,Paul F U.hlir,石瑞香.科学数据出版成果著录规范化研究[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8(2):123-134. 被引量:4
-
9王琳,刘霞.典型农业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莱西市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S01):94-104.
-
10韩阳媚,王锦,于世涛,程顺,李玉灵.塞罕坝地区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5):112-121. 被引量:2
-
1邬小华.试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工程测量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7):167-168.
-
2牛作鹏,张丽.网络RTK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3):128-130.
-
3王子凡,邓连利.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优劣简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179-180. 被引量:11
-
4刘舜.GPS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62-63. 被引量:4
-
5郑国忠.适合工程测量应用的AshtechDimensionGPS接收机[J].测绘技术,1993(3):1-4.
-
6冯显堂.导线折角方向改化的检核[J].鞍钢技术,1996(1):60-63.
-
7黄中军.资源勘查中GPS系统的控制测量与工程测量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4):52-53.
-
8孙明尧,乔澍嘉.箱形梁折角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1997(10):19-20.
-
9夏丽花,陈德花,冯晋勤.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4,32(z1):21-24. 被引量:8
-
10郭康华.浅谈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1(8):492-49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