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仲景灵活用方遣药规律之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
李朝喧
机构地区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1311,共1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关键词
张仲景
用方遣药规律
《金匮要略》
《伤寒论》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09.
共引文献
15
1
秦祖元,唐胜,唐艳.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热厥的体会[J]
.四川中医,2008,26(1):96-97.
被引量:4
2
王宗柱.
谈《伤寒论》的服药后汗出[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3):3-5.
被引量:6
3
张少聪.
通利三焦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94-95.
被引量:6
4
林果森,邓粉蓉.
自拟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7):181-182.
5
付玲,胡节惠,周梅.
慢性心衰大鼠中医证型与HFABP的关系探讨[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48-49.
6
马新童,狄红,刘亚男,张广中.
从《伤寒论》中的“蛔”看中医的象思维[J]
.北京中医药,2012,31(1):35-37.
被引量:8
7
马新童,狄红,杨栋,张广中.
《伤寒论》“导法”探析[J]
.北京中医药,2012,31(3):187-188.
被引量:5
8
王智先,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基于证候相符探讨三焦气化失常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0):2027-2028.
被引量:4
9
王鸿庆,徐云生.
《伤寒论》四逆散证探讨[J]
.山西中医,2014,30(8):1-3.
被引量:3
10
杨琳,陈凌琦,吴毅锋,高远,杨朝阳,李灿东.
少阳病脉证“不可”条文对中医误诊与避误的启发[J]
.福建中医药,2014,45(4):59-59.
1
权文吉.
逍遥散临床运用体会[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7):638-639.
2
于俊敏.
浅谈动物模型在中药药理研究的意义[J]
.中外医疗,2008,27(36):96-96.
3
孔令青,李鸣镝.
中医方剂“五子衍宗丸”组方的历史源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67-68.
被引量:42
4
郝重耀,田建刚,冀来喜.
新九针梅花针疗法[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9):558-558.
被引量:9
5
郑勇强,杨晓琼.
从伤寒与温病角度探讨妇人热入血室[J]
.国医论坛,2010,25(6):3-6.
被引量:2
6
朱俊樑.
《金匮要略》痰饮辨治[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5):4-6.
被引量:1
7
王千怀,王杰,武峻艳.
基于循证医学的针灸临床研究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420-2422.
被引量:2
8
刘尚义.
中医思维返观[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14(1):5-6.
9
李文浩.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18(z1):81-83.
10
侯中伟.
“柳刺法”针效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526-527.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