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复制的条件探索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设置不同的造模(湿热环境)时间和不同的大肠埃希氏菌灌胃剂量复制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评价模型质量,探讨造模条件对模型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致病菌中剂量组(E、F、G组)、致病菌高剂量组(H、I、J组),每个剂量组下设置3个不同造模(湿热环境)时间,B、E、H组造模21 d,C、F、I组造模25 d,D、G、J组造模28 d。参照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建立湿热证大鼠模型,比较分析大鼠体温、体质量、食量、饮水量、症状及舌苔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模型的质量。结果在维持灌菌后体温升高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表现最好;在维持造模后的低饮食量和低饮水量方面,28 d造模组(D、G、J组)严重程度较高;在舌苔出现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稳定性方面28 d造模组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症状出现的齐同性则为D、I、J组最好。综合评价提示:D组大鼠各项证候指标出现率、严重程度高,稳定性、齐同性好,模型质量最优。结论采用延长湿热环境造模时间至28 d及较低剂量的致病微生物灌胃的造模条件,可复制出各项症状体征明显、稳定性、齐同性好的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3-1246,共4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0GXNSFA013146)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课题(No.2009105981006M2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No.201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立项课题(No.z201038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95

共引文献223

同被引文献241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7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