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玄帝收魔故事与《封神演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封神演义》整体艺术构思的确立及其神魔故事的形成,除得益于《武王伐纣平话》外,最为直接的素材与灵感来源是流传于宋元明三代的玄帝收魔的故事。这一故事之所以会对《封神演义》的整体艺术构思产生重要影响,首要条件是二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的契合。《封神演义》中主人公姜子牙形象的确立,哪吒、杨戬等人物形象的添加,三十六路伐西岐故事的形成,功成封神的结局及其"混合三教,以儒为本"的整体文化特征,皆与玄帝收魔故事息息相关。
作者 李亦辉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6,共8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2240) 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W20110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胡万川.《封神演义》中“封神”的意义[A].’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6.
  • 2吴承学.浅读《封神演义》[J].古典文学知识,2004(6):35-43. 被引量:3
  • 3道藏[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 4.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30.
  • 5佚名.二郎神锁齐天大圣[A].古本戏曲丛刊(四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 6明·余象斗.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Z].古本小说集成(第一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 7明·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M].丛书集成初编(第289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
  • 8李亦辉.混合三教 以儒为本——论《封神演义》的整体文化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10-116. 被引量:3
  • 9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 10沈淑芳.封神演义研究[A].朱传誉.封神的主题与结构[C].台北:天一出版社,1982.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潘百齐,刘亮.论《封神演义》的道教文化涵蕴[J].明清小说研究,2000(2):182-190. 被引量:8
  • 2萧兵.《封神演义》的拟史诗性及其生成--兼论中国式史诗发育不全的原因[G]//中国民俗神话学文集.台湾: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1:385.
  • 3钱伯城.封神演义·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
  • 4梁启超.新史学·释革[G]//饮冰室合集·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40.
  • 5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M].清·苏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220-221.
  • 6(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7封苇.《封神演义》谈.读书,1984,(7).
  • 8南朝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 9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 10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