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城马路的兴筑、发展与近代汉口城市社会发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后城马路是清末官府在汉口华界依城基筑成的最长的马路,它在民国时期屡遭破坏、失修,也多次得到拓修、改良,其形质经历了巨变,它由有最初的狭窄的泥沙碎石路变成了更为宽阔的水泥混凝土和柏油浇筑的大马路,成为汉口市内的交通大动脉。后城马路的兴筑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汉口城市社会发展:不但促进了市内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市内交通工具和交通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商业化以及城市空间扩张的进程,并最终促进了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作者 李风华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4,共8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7

  • 1方秋梅.近代汉口市政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变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64-273. 被引量:2
  • 2《十里洋场一落千丈全市马车现不满二百号》,《汉口中西报》1934年9月15日.
  • 3《后湖又辟市场》,《汉口中西报》1921年1月14日.
  • 4《新辟闹市》,《汉口中西报》1919年4月10日.
  • 5《既济水电公司积极筹办第二发电厂置容量一万启罗华特机二部民国二十五年以内竣工》,《汉口中西报》1934年3月21日.
  • 6《警察维持路政新令》,《汉口中西报》1919年3月30日.
  • 7《鄂督整顿财政三策》,《申报》1910年11月10日.
  • 8《新市场之工程》,《汉口中西报》1918年10月30日.
  • 9《汉口又辟新市场》,《民立报》1911年6月3日.
  • 10《陆续改正各马路停车地点》[J].新汉口,1931,2(9).

二级参考文献75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