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严重发生,笔者对全市及玉米主产县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面积、为害程度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其重发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作者
赵秀梅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金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02)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发生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仵均祥.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38-240.
2
赵秀梅,张树权,李维艳,沈凤云.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J]
.作物杂志,2010(2):93-94.
被引量:30
3
赵秀梅,崔佳嵋,李敏,谭可菲.
Bt粉剂防治玉米螟田间效果测定与评估[J]
.作物杂志,2010(4):85-8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帆.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J]
.中国蔬菜,2006(9):53-54.
被引量:10
2
徐映明,朱文达.农药问答.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2-163.
3
陈建峰.中国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商品化生产、质量标准化及应用研究技术成果回顾与展望.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223-229.
4
廖北华,柴福喜.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1998(8):42-43.
被引量:3
5
雷进海.
生物杀虫剂Bt研究开发进展[J]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2(1):42-4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7
1
李敏,赵秀梅,崔佳嵋.
投射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79-81.
被引量:4
2
王楫,杜冬梅,张立军,井维华.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64-164.
被引量:5
3
贾彦华,陈秀双,路子云,刘文旭,屈振刚.
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21-123.
被引量:3
4
王兴坤.
兰西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6):53-54.
被引量:1
5
赵秀梅.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59-160.
被引量:25
6
向玉勇,张帆.
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2):20-24.
被引量:62
7
聂淑清.
彰武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172-172.
被引量:4
8
韩成卫,刘丽,孔晓民.
生物农药对鲜食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效试验[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8):100-102.
被引量:6
9
李云飞.
玉米螟赤眼蜂与大灰食蚜蝇对大棚草莓桃蚜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9):94-95.
被引量:2
10
金一鸣,刘玉敏.
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183-18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许国庆,王兴亚,陈彦,徐蕾.
辽宁第二代玉米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发生比较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6):111-114.
被引量:10
2
顾成玉,梁艳春,张广芝.
黑龙江省玉米螟为害玉米产量损失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89,16(4):265-268.
被引量:13
3
贾秀海,耿军.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0,27(12).
被引量:5
4
何富刚,颜范悦,王艳琴,李晓平,辛万民,董文良.
二代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6(1):23-25.
被引量:3
5
刘亚臣,丛斌,韩冰,孙文鹏.
辽宁省春玉米主要病虫为害损失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297-300.
被引量:4
6
李广伟,张建萍,陈静,徐志超,陈军.
几种杀虫剂对双斑萤叶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2007,46(7):486-488.
被引量:23
7
王晓鸣,石洁,晋齐鸣,等.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
王志春,钱海涛,董辉,王军辉,王振营,丛斌.
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研究[J]
.植物保护,2008,34(1):112-115.
被引量:21
9
朱秋云,丛斌,赵江雷,李哲.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4-625.
被引量:13
10
李研学,谢俊英,马兆东.
朝阳地区玉米螟为害损失调查及防治指标研究和探讨[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17(6):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韩喜福,申延国,王敏谦,曹文明.
桦甸市玉米螟为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7):75-75.
2
赵秀梅,张树权,李青超,刘洋,王连霞,武琳琳,郑旭.
黑龙江省玉米穗期主要害虫发生概况及防治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1):37-39.
被引量:9
3
赵荧彤.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玉米瞑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12):133-133.
4
杨子军,吴彦波,韩喜福,苏仕卫,韩广武,刘惠军.
桦甸市玉米螟为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2):16-17.
被引量:2
5
李帅强,张统书,刘宁,刘超,韩永旭,董辉,丛斌.
辽宁省二代亚洲玉米螟为害防治的经济阈值[J]
.生态学杂志,2017,36(1):104-109.
被引量:5
6
刘颖.
玉米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方法[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冯安荣,邰艳利,鱼福庆,刘曼双.
夏玉米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16,62(1):73-75.
被引量:1
2
刘哲楠,梁英,孙国臣.
昌图县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J]
.农民致富之友,2016(6):62-62.
3
阿依谢姆古丽.亚库普,安尼瓦尔.库尔班,郭文超.
丁香假单胞菌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能力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5):644-649.
被引量:3
4
高宇,徐凤晓,李汉宇,王迪,史树森.
大豆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2018(4):43-46.
被引量:2
5
吴兰花,郑丽霞.
玉米害虫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8,46(3):53-58.
被引量:8
6
薛良震.
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农家致富顾问,2019,0(14):65-65.
7
邹丽文,付波,那成勇,苏晓萌.
辽宁瓦房店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生物防控技术应用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2019,39(10):50-53.
8
刘树楠,申国境,李京,张翠萍,Saif-UL-Mallook,吴建强,王蕾,宋伟,王燚,赵久然,唐国文,齐金峰.
先玉335、郑单958和京科968抗虫能力的比较研究[J]
.玉米科学,2019,27(6):52-57.
被引量:6
9
Zou Liwen,Fu Bo,Na Chengyong,Su Xiaomeng.
Occurrence Dynamics of Ostrinia furnacalis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Wafangdian, Liaoning Province[J]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9,10(5):20-23.
10
王振华.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乡村科技,2020,11(31):99-100.
被引量:5
1
赵有梅,马家军,李士超,高振昌,李忠.
淄博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服务新农村[J]
.山东水利,2006(12):8-9.
2
陈秀英.
我市小麦统一供种的发展对策[J]
.种子科技,1990,0(3):7-8.
3
何生保.
南京确立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长效机制[J]
.当代农机,2013(11):11-11.
4
曹凤举,马洪林,刘木成.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增产技术[J]
.吉林农业,2008(2):14-15.
5
吕梁市明确2012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J]
.当代农机,2012(4):52-53.
6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冬季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的通知[J]
.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4,0(2):28-28.
7
晋城市农机下乡惠民工程收到实效[J]
.当代农机,2010(1):56-56.
8
韩永奇.
是资金市还是业绩市——关于农药上市公司2008年中报分析[J]
.农药市场信息,2008(21):16-20.
9
郑卫刚,詹少华.
四方板牙在维修和安装中的运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7):58-58.
被引量:1
中国植保导刊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