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宁夏枸杞新优品系花药愈伤诱导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光照、取材时间等因素对宁夏枸杞花药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为枸杞花药培养的最佳取样时期;4℃低温预处理3d时,枸杞花药愈伤诱导效果最佳;黑暗条件有利于枸杞花药愈伤诱导;不同基因型宁夏枸杞花药愈伤诱导率有极显著差异。
作者
张波
曹有龙
付海辉
罗青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4,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9BAI72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760127)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新优品系
花药培养
愈伤诱导
分类号
S567.190.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1
段丽君,曹有龙.
枸杞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5):58-60.
被引量:9
2
顾淑荣 桂耀林 徐延玉.理化因子对枸杞花粉植株诱导频率和花药内淀粉动态的影响.植物学报,1984,26(2):156-162.
3
袁万良,付润民,雷保林,曹小玲.
西瓜花培试验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1995,41(1):29-30.
被引量:28
4
徐振南,万蜀渊.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效率的若干因素[J]
.上海农业学报,1995,11(3):27-30.
被引量:21
5
陈振光.诱导柑桔花粉植株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3,10(2):73-78.
6
王伟光,高亦珂.
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3):280-284.
被引量:19
7
刘国民.
花药离体培养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2(3):253-260.
被引量:15
8
张绿萍,陈红.
低温预处理对刺梨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1):61-66.
被引量:7
9
段丽君,周军,曹有龙,秦垦,罗青,戴国礼,钱春艳.
6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31-532.
被引量:11
10
钱春艳,曹有龙,段安安,周军.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79-108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周广栋,王秀峰,谢冰,张德安.
番茄花药离体培养中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92-195.
被引量:18
2
陈耀锋,朱庆麟.
蔗糖与麦芽糖的配比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频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3,19(2):145-148.
被引量:10
3
涂国云,刘利花.
刺梨的营养成份及保健药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6(1):68-70.
被引量:29
4
王春霞,廖玉才,张杰,刘正位,黄涛,李和平.
低温和诱导时间对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2):167-170.
被引量:6
5
戴支凯,余丽梅,杨小生.
刺梨提取物(CL)抗肿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453-1457.
被引量:22
6
戴支凯,余丽梅.
刺梨的药理作用[J]
.中国药房,2007,18(21):1668-1669.
被引量:45
7
李俊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352.
8
李秀兰.棉花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作物学报,1987,13(1):87-89.
9
樊映汉 臧淑英 赵敬芳.两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遗传,1982,4(1):25-26.
10
顾淑荣 桂耀林 徐延玉.理化因子对枸杞花粉植株诱导频率和花药内淀粉动态的影响.植物学报,1984,26(2):156-162.
共引文献
104
1
魏瑛,张俊莲,张志豪.
不同培养基对西瓜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1999,30(9):29-31.
被引量:24
2
张洁,张学英,葛会波.
果树花药培养研究概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95-97.
被引量:15
3
何晓明,谢大森,陈清华,彭庆务,赫新洲.
我国瓜类细胞工程研究进展[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18-22.
被引量:3
4
刘国民,周庭波,李娟玲,罗越华,文益彬,潘学峰,李任珠.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组培快繁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783-1790.
被引量:2
5
陈秀蕙,刘国民,黄金汝.
番木瓜花药离体培养中雄核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3(4):309-314.
被引量:2
6
王晓玲,彭定祥.
不同基因型对苎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4-66.
被引量:16
7
魏跃,龚义勤,邓波,任同辉.
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5):93-95.
被引量:8
8
李胜,杨德龙,武季玲,张真,李婷,杨广兴,梁倩倩,刘晓娟.
扁桃花药培养初报[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5):617-620.
被引量:4
9
雷春,陈劲枫.
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蔬菜,2006(1):33-36.
被引量:18
10
查中萍,柳俊,刘定富.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因素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4-2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1
1
王亚军,安巍,石志刚,赵建华.
枸杞不同种质材料枝条硬度评价的初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121-122.
被引量:7
2
王晓宇,陈鸿平,银玲,刘友平.
中国枸杞属植物资源概述[J]
.中药与临床,2011,2(5):1-3.
被引量:28
3
南雄雄,王锦秀,刘思洋,王娅丽,王立英,黄占明,赵健,李健.
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J]
.园艺学报,2015,42(4):811-812.
被引量:13
4
浩仁塔本,赵颖,郭永盛,刘平生.
黑果枸杞的组织培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5):631-631.
被引量:36
5
何军,曹有龙,李晓莺,罗青,巫鹏举.
枸杞育种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5):68-70.
被引量:4
6
罗青,巫鹏举,李晓莺,贝盏临,曲玲,曹有龙.
转雪花莲凝集素酶基因枸杞对蚜虫的抑制作用[J]
.植物保护,2007,33(1):65-67.
被引量:2
7
安巍,赵建华,石志刚,焦恩宁.
枸杞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J]
.果树学报,2007,24(2):172-175.
被引量:26
8
顾海燕,马昕,王仙琴,李萍,郝俊虎,孙晋兵,曹有龙,曲玲,袁海静,罗青.
抗肝炎转基因枸杞新品种培育的初步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7,48(4):3-4.
被引量:2
9
赵建华,安巍,石志刚,焦恩宁,李浩霞,王亚军.
枸杞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描述指标的探讨[J]
.园艺学报,2008,35(2):301-306.
被引量:23
10
钟鉎元,秦垦,洪凤英,闫亚美.
宁夏枸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2008,49(3):35-3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秦垦,戴国礼.
枸杞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J]
.宁夏农林科技,2017,58(12):25-28.
被引量:13
2
马慧君,姚洪军,赵惠恩.
枸杞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2025,45(4):121-12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余意,王凌,孙嘉惠,钟文浩,张藤,郭兰萍,袁庆军.
基于微卫星群体遗传学的栽培枸杞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4):838-845.
被引量:13
2
张益芝,戴国礼,秦垦,马海军.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花器官形态多样性与品系间识别研究[J]
.广西植物,2018,38(9):1205-1214.
被引量:6
3
杨云峰,王光明,侯祥英,王伟男,李敬忠,张宝贤,刘红光,谭德云.
我国枸杞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19(8):72-74.
被引量:7
4
岳苑,徐娟,赵飞,周梦诗,何利华,张建中,龚杰.
宁夏地区枸杞所携带真菌的分子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0):102-109.
被引量:6
5
何昕孺,王琴平,秦垦,戴国礼,周军,赵瑞秋.
枸杞不同品系的光合特性及光响应模型拟合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8):57-62.
被引量:10
6
吕燕,刘建利,李靖宇,候琳琳,孙敏,苟琪.
不同品种和产区宁夏枸杞根系AMF多样性[J]
.生物技术通报,2021,37(6):36-48.
被引量:6
7
王益民,张宝琳.
我国枸杞属物种资源及发展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3):107-111.
被引量:16
8
何昕孺,张波,黄婷,梁晓婕,何军,田建文,戴国礼,林振华.
不同品系枸杞篱架栽培模式的适应性比较[J]
.农业科技通讯,2022(1):116-118.
被引量:3
9
关鉴茹,吕小旭,崔贵娟,樊敏,赵小荣.
中宁县13份枸杞种质遗传多样性SCoT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9):2268-2271.
被引量:3
10
李云翔,聂峰杰,李玉宝.
不同品种枸杞白粉病抗性调查初报[J]
.宁夏农林科技,2023,64(1):16-19.
1
张宝红,李秀兰,李凤莲,李付广,王武.
棉花花药愈伤组织培养与胚胎发生[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4):392-393.
被引量:3
2
夏海武,赵月玲,战克勤,吴雅贞.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20-721.
被引量:22
3
张乃群,王红卫,祝莉莉,何光存.
我国三种野生稻花药培养的比较研究[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1(6):51-53.
被引量:1
4
高霞,石凤翎,伊风艳,张宇.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愈伤形成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2,34(2):41-46.
被引量:6
5
姜丽静,卢翠华,石瑛,邸宏,刘辉,姜丽丽.
温度对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8,22(2):88-90.
被引量:3
6
万丙良,张献龙.
基因枪介导转化水稻花药愈伤获得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植株[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1-6.
被引量:10
7
陆燕鹏,万邦惠.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再生株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1998,13(3):24-26.
被引量:4
8
吕曼芳,周传明,周如琼,熊英.
山苍子外植体初始诱导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3-5774.
被引量:3
9
陈永胜,邵志敏,李国瑞,黄凤兰,王文跃.
蓖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防褐化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9-40.
被引量:4
10
颉瑞霞,张建平,党占海,杨崇庆,王斌.
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胡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09,7(6):1180-1185.
被引量:14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