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英软新闻语篇中情态附加语的对比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 语言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语言的人际功能.它是指人们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同时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Hallidayl9851.、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是说话者个人的观点、判断或态度等fHalliday1970,1985.1994;Thompson1996)。而其中情态附加语所标记的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
作者
汪世蓉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习月刊》
2012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基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校级课题基金项目(代码为31541010204):"认知视角下的英汉新闻语篇批评分析对比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情态附加语
新闻语篇
对比
人际功能
人的行为
人际关系
语言
说话者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吴格奇.
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4):46-50.
被引量:41
2
齐曦.
英语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人际意义的协商和构建[J]
.外语教学,2010,31(5):25-29.
被引量:4
3
陈程.
英语硬新闻和软新闻中的评论附加语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7):125-127.
被引量:6
4
刘燕芹.
功能视角下英汉情态表达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2):25-28.
被引量:8
5
刘群.
英汉导游词汇的情态语气意义对比[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32-134.
被引量:1
6
常晨光.
作为评价手段的情态附加语探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1-13.
被引量:36
7
杨信彰.
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1-13.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79
1
常晨光.
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6-8.
被引量:145
2
王大方.
从语境视角解读词汇衔接的连贯建构功能[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58-62.
被引量:7
3
肖群.
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评论附加语[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69-70.
被引量:1
4
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2001,24(6):13-20.
被引量:1062
5
李战子.
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5):353-358.
被引量:110
6
李健雪.
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策略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2004,25(6):4-8.
被引量:29
7
杨信彰.
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1-14.
被引量:177
8
李杰,钟永平.
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
.外语教学,2002,23(1):9-15.
被引量:149
9
葛冬梅,杨瑞英.
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
.现代外语,2005,28(2):138-146.
被引量:154
10
李柳.
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63-6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28
1
张庆华,袁欣欣.
地学博士生英文论文引言中自我指称语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21(4):26-33.
被引量:2
2
谢一.
纷繁与交织:西方情态研究的多重维度探析——兼论情态概念界定困难之原因[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127-146.
3
王遥,李景娜.
法律英语古体词的评价潜势与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2019(6):73-82.
被引量:1
4
肖群.
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评论附加语[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69-70.
被引量:1
5
王亚静.
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浅析——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3):40-42.
被引量:6
6
何其亮.
Everyday Use中人物的评价性解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2):69-72.
被引量:2
7
肖群.
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评价及其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12-14.
被引量:16
8
刘燕芹.
英汉情态表达语对比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1):157-160.
被引量:1
9
杨林秀.
英语学术论文中评论附加语的学科差异[J]
.山东外语教学,2008,29(6):6-10.
被引量:5
10
刘燕芹.
功能视角下英汉情态表达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2):25-2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
1
尚媛媛.
语境配置与语篇体裁之间的关系——从功能语法谈英语新闻标题语的语言表达特点[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6):37-41.
被引量:22
2
常晨光.
作为评价手段的情态附加语探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1-13.
被引量:36
3
宫健宇.
英汉新闻报道中人际功能对比研究[J]
.现代交际,2015(8):84-85.
被引量:1
4
董晓明,林正军.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2016(2):88-90.
被引量:55
5
胡玉燕.
韩礼德的情态附加语分析[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3):251-25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黎清亚.
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情态附加语的对比[J]
.海外英语,2017(23):231-233.
1
李荣宝.
歧义研究述评[J]
.外国语言文学,1992,11(Z2):1-5.
被引量:4
2
潘春雷.
从顺应性角度分析语用模糊交际策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54.
3
李鸿韬.
英语幽默中双关的应用——以《老友记》为例[J]
.校园英语,2016,0(29):225-225.
4
关臣,王旭华.
语用模糊的顺应性研究[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69-72.
5
陈旋.
外交语言的语用模糊策略研究[J]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2):81-83.
6
罗亚凤,张华.
从顺应论的角度探析语用模糊现象[J]
.青年文学家,2012,0(27):157-157.
7
亢志勇.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对等性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X):15-16.
8
刘锋.
翻译简论[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3):64-65.
9
马伟林.
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7,28(6):37-40.
被引量:37
10
顾韵.
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看CNN新闻语篇[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1.
被引量:9
学习月刊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