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支化聚合物在纺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结构且高度支化的聚合物,具有高溶解性、低黏度、不易结晶、分子间不易缠绕、大量的末端官能团以及高化学反应活性等特点。如此优异的性能,使得超支化聚合物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改性及纳米材料、纺织等方面。本文对超支化聚合物在纺织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概述,对其在纺织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
刘磊
吴赞敏
机构地区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出处
《天津纺织科技》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Tianj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应用
纺织
分类号
TQ172.79 [化学工程—水泥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1
Flory P J.Molecular Size Distribution in Three Dimensional Polymers.V I.Branched Polymers Containing A-R-Bf-1 Type Units[J].J.Am.Chem. Soc.,1952,74(11):2718-2723.
2
KimYH,WebsterO W.Hyperbranched polyphenylenes ??[J].Macro molecules,1992,25(21):5561-5572.
3
王国建,颜德岳.
高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通报,1999(2):1-10.
被引量:16
4
魏焕郁,施文芳.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及其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2):338-344.
被引量:61
5
李国平,罗运军,徐厚才.
超支化聚酯在聚丙烯染色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z1):194-196.
被引量:6
6
张峰,陈宇岳,张德锁.
HBP-HTC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J]
.印染,2008,34(11):5-7.
被引量:27
7
张德锁,林红,张峰,陈宇岳.
HBP-HTC改性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J]
.印染助剂,2008,25(8):20-22.
被引量:10
8
张鹏,张峰,林红,陈宇岳.
HBP–NH_2改性竹浆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性能的研究[J]
.纺织导报,2010(1):65-67.
被引量:11
9
赵兵,张峰,林红,陈宇岳.
氧化程度对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接枝氧化亚麻织物无盐染色性能的影响[J]
.印染助剂,2010,27(9):33-35.
被引量:4
10
孙妍,黄静红,房宽峻.
超支化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颜料分散体系的影响[J]
.染料与染色,2009,46(3):51-5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王时英,薛美君,杨以雄.
竹纤维产品及其市场开发[J]
.国际纺织导报,2004,32(2):82-84.
被引量:15
2
宋慧君,吕英智,陈水林.
棉织物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J]
.纺织科学研究,2004,15(4):18-22.
被引量:17
3
王海峰,邵建中,王光明.
兰纳素染料在真丝上的应用探讨[J]
.丝绸,2005,42(1):38-40.
被引量:1
4
付少海,张霞,朱洪敏,田安丽,房宽峻.
超细涂料制备工艺及其应用[J]
.染料与染色,2005,42(1):32-34.
被引量:6
5
John Provost,Cedric Dieleman,Mike Freche,Michael Kluge,Juergen Weiser.
Helizarin~EVO P-100涂料型数码印花墨水[J]
.印染,2005,31(10):9-10.
被引量:9
6
徐厚才,罗运军,李国平,谭惠民.
低代数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在棉纤维染色中的应用研究[J]
.印染助剂,2005,22(7):20-22.
被引量:25
7
谢孔良,孙燕.
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技术研究进展[J]
.纺织导报,2005(7):78-82.
被引量:64
8
刘翠华,高超,曾浩,颜德岳.
两亲性超支化聚砜胺对染料的可逆高装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10):1941-1945.
被引量:13
9
孙燕,侯爱芹,谢孔良.
纤维素纤维网状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J]
.纺织学报,2006,27(2):9-12.
被引量:10
10
丁晓燕,何瑾馨.
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在提高C.I.分散蓝79高温分散稳定性中的作用[J]
.染料与染色,2006,43(1):53-5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9
1
罗朝东,王权阳,王方博,奉庆莹,曾成,白小东.
低支化度聚胺抑制剂研究与应用[J]
.钻采工艺,2023,46(4):151-156.
被引量:1
2
杨欣欣,陈国文,赵士贵,王旭波,王峰.
近代有机硅树枝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06,20(6):319-322.
3
郝爱平,陈晓姣,肖安国,周诗彪.
新型交联超支化聚烯烃的制备及表征[J]
.化工中间体,2011,7(1):52-56.
4
陈荣圻.
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在染、颜料工业中的应用初探(续)[J]
.染料与染色,2012,49(5):37-41.
5
彭慧,程时远.
含硅树枝状聚合物[J]
.有机硅材料,2004,18(3):25-29.
被引量:1
6
徐青林,胡惠仁.
新型结构造纸助剂——树形高分子助留剂的合成及应用[J]
.国际造纸,2004,23(5):47-52.
被引量:4
7
施彩娟,王康成.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在不同酸度下的聚集形态[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6):38-44.
被引量:5
8
张娜,赵崇峰,封瑞江.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与端基改性[J]
.热固性树脂,2005,20(3):16-19.
被引量:9
9
张东亮,蒋必彪,任强,席海涛.
新型自引发聚合单体AB*的合成[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7(2):13-15.
10
陈欢,王国建.
PCMS高支化聚合物制备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I)ATRP本体聚合时摩尔比n(p-CMS)/n(CuCl)对聚合物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4):59-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
1
牟建新,陈杰,张春玲,王力风,姜振华.
B_3型单体及超支化聚醚醚酮的合成与表征[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3(5):662-665.
被引量:5
2
孙晓毅,周永丰,颜德岳.
双亲水性超支化接枝共聚物的pH响应性药物释放[J]
.中国科学(B辑),2009,39(10):1237-1245.
被引量:10
3
王俊,曲红杰,李翠勤,胡凤莲,杨也.
一种低代超支化聚醚的合成、表征及表面活性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2009,25(5):327-331.
被引量:5
4
刘浪浪,张换换,刘伦,邓宝军,刘军海.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2010,32(5):23-26.
被引量:1
5
周志平,贾正伟,颜德岳.
单体慢加入技术对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参数的影响[J]
.中国科学:化学,2010,40(4):336-343.
被引量:2
6
杨帆,安秋凤,李献起,李歌,郝丽芬.
嵌段型聚醚氨基硅乳液的性能与应用[J]
.印染,2011,37(2):1-3.
被引量:7
7
朱艳红,钱程,周大鹏,赵帅,张亚芬.
嵌段型聚醚/氨基硅油的结构表征及应用性能[J]
.纺织学报,2011,32(4):71-74.
被引量:23
8
魏秀珍,杨佳,张国亮.
超支化聚合物在分离膜中的应用研究[J]
.功能材料,2011,42(B04):202-207.
被引量:2
9
杨灿,王义,段冲,李绵贵,姜京哲,王兆惠.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及应用[J]
.广州化工,2012,40(1):69-72.
被引量:4
10
张梓军,颜红侠,管兴华,刘超.
超支化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2,26(11):144-1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杨姗,张志庆,王芳,王涛,冯立娟.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自组装研究进展[J]
.胶体与聚合物,2013,31(2):90-93.
被引量:3
2
汪行成,周峰,付公仆,张铂昊.
新型超支化改性嵌段硅油RH-NB-8520的应用性能[J]
.印染助剂,2023,40(9):33-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志庆,王芳,蒋晓霞,梁茜茜,刘春鸣.
环境响应性两亲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其药物控释研究进展[J]
.胶体与聚合物,2014,32(1):44-48.
被引量:2
2
刘萌,齐晓飞,吴雄岗,宋振伟,李笑江,王晗.
IPN技术在推进剂黏合剂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2014,23(9):49-52.
3
王辉,曹明,周晓剑,杜官本.
超支化聚合物在木材胶接用氨基树脂中的应用[J]
.应用化工,2022,51(1):231-234.
被引量:2
4
胡娟,肖楠,李文强,曾向宏,陈莉,陈敏剑,周远建.
2023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24,38(3):73-90.
被引量:3
1
任显赟.
关于纳米碱金属NaH高化学反应活性的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2):34-34.
2
何丹,仲剑初,王洪志,胡德生.
富硼渣钙化焙烧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39(6):13-16.
被引量:5
3
张华西,曾健,廖炯,李荣,毛震波.
C_(10)叔碳酸生产工艺及其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2010,38(S1):39-41.
被引量:2
4
浅谈多孔性发泡陶瓷生物滤材[J]
.水族世界,2009(6):56-59.
5
苏琳,姜浩,罗凯,王跃川.
UV固化水性高支化聚酯[J]
.热固性树脂,2004,19(2):17-20.
被引量:10
6
陈小华,颜永红,彭景翠,曾云,陈迪平,曾健平,陈宗璋,夏金童.
正丁胺的等离子体聚合及其聚合物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1997,28(3):331-332.
7
胡承忠,李峰,刘向东.
氮化硼纳米管气敏特性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2008,66(14):1641-1646.
8
生物化学工程[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18):218-218.
9
陈平,刘胜平,张显友.
偶联剂对玻璃纤维/环氧单向复合层板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1993,10(4):65-69.
被引量:9
10
王德宪,郭利娅.
溶胶——凝胶镀膜技术综述(连载2)[J]
.玻璃,2002(6):28-32.
被引量:1
天津纺织科技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