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花后叶面喷肥对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以及硫、硼、锌、钼肥对小麦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穗粒数增加0.8%4.0%,千粒重增加16.54%-20.80%,产量增加2.64%-14.20%,收入增加180-1734元/hm2,产投比增加0.9~7.2。综合来看,以进口磷酸二氢钾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尿素和国产磷酸二氢钾,以锌肥效益最低。
作者
白红波
吕平安
吕元丰
朱昌涛
任永平
吕庆丰
叶优良
机构地区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小麦花后
叶面喷肥
灌浆
产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6
1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雷振生,吴政卿,秦峰.
冬小麦灌浆后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及其对施氮量响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3):52-56.
被引量:9
2
赵霆,张娟,杨慧霄,王朝伟.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308-308.
被引量:8
3
杨习文,田霄鸿,陆欣春,曹玉贤.
喷施锌肥对小麦籽粒锌铁铜锰营养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6):95-102.
被引量:16
4
赵海波,林琪,刘义国,姜雯,刘建军,翟延举.
氮磷肥配施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45-2550.
被引量:33
5
张建华,张定一,姬虎太,冯美臣,黄玉玲,吕雪梅,裴雪霞.
灌浆期喷施微肥对小麦临优20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小麦研究,2006,27(3):6-9.
被引量:7
6
冯斌,王振武,张虎,姚莉.
叶面喷施尿素及磷酸二氢钾对强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83-108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雷春意.
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66-67.
被引量:35
2
徐爱琴,马晓燕,殷文.
小麦叶面喷肥试验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4(6):48-48.
被引量:6
3
任学良,舒庆尧.
低植酸作物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核农学报,2004,18(6):438-442.
被引量:33
4
徐玲玲,张宪洲,石培礼,于贵瑞.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2):125-130.
被引量:20
5
王姣爱,张淑香,裴雪霞,张定一.
不同类型氮肥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小麦研究,2005,26(2):1-4.
被引量:2
6
刘铮.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1):30-37.
被引量:206
7
魏孝荣,郝明德,张春霞.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386-1393.
被引量:40
8
朴建华,赖建强,荫士安,许洁,徐青梅,杨晓光.
中国居民贫血状况研究[J]
.营养学报,2005,27(4):268-271.
被引量:177
9
张岁岐,李秧秧.
施肥促进作物水分利用机理及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1):185-191.
被引量:53
10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武如心.
后期喷肥对强筋小麦临汾13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48-149.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90
1
王健波,严昌荣,刘恩科,陈保青,张恒恒.
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296-305.
被引量:52
2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武如心.
后期喷肥对强筋小麦临汾13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48-149.
被引量:43
3
刘德福,于立河,郭伟,薛盈文.
密度与叶面追施氮肥对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1):35-37.
被引量:8
4
张建华,张定一,姬虎太,冯美臣,黄玉玲,吕雪梅,裴雪霞.
灌浆期喷施微肥对小麦临优20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小麦研究,2006,27(3):6-9.
被引量:7
5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张麦生.
叶面喷施不同养分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6(4):1-4.
被引量:3
6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
2种土壤质地下叶面喷施不同养分对强筋小麦蛋白质组分的效应[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10-5610.
被引量:1
7
王淼,邵云鹏.
小麦喷施翠碧春叶面肥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1):26-26.
被引量:2
8
刘万代,陈现勇,尹钧.
花后喷肥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74-77.
被引量:8
9
刘万代,陈现勇,尹钧.
花后喷肥对不同穗型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4):387-391.
10
王静,冯国华,王来花,张会云,陈荣振.
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61-163.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7
1
史占良,郭进考,何明琦,蔡欣,底瑞耀,刘彦军,张士昌.
高产抗倒广适冬小麦新品种石麦18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2):102-103.
被引量:6
2
吴凡.
小麦拔节施肥要点[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3):8-8.
被引量:1
3
张精英.
小麦中后期叶面施肥[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7X):35-35.
被引量:8
4
陶龙红,王友好,房传胜.
新型海藻叶面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55-3756.
被引量:16
5
王朝霞,徐学明.
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技术[J]
.湖北植保,2006(6):40-40.
被引量:4
6
王玉堂.
小麦适时收获产量高[J]
.农村财务会计,2008(5):42-42.
被引量:2
7
李志鹏,侯继森,王军,李莲娜.
小麦春季科学管理技术要点[J]
.河北农业科技,2008(21):12-12.
被引量:8
8
李俊红,丁志强,张洁,郭晋太,姚宇卿,吕军杰.
叶面肥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8,28(6):40-40.
被引量:27
9
张祎,赵小庆,张德玲.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3-10445.
被引量:18
10
张志宏,常景玲,田养生.
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在小麦生长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71-1147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李月华,刘强,崔瑞秀,杜金钟,刘存,赵志兰,李娟茹,刘亚.
叶面喷施萌帮水溶性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9):50-52.
被引量:5
2
宋晓.
“生态源”叶面肥对小麦生产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2):7363-7364.
被引量:1
3
李旭霖,王宗仁,胡景田,柳新伟,崔德杰,秦怀跃.
追施海藻叶面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3):32-33.
被引量:1
4
周梅荣.
宣州区撒直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2):9-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徐礼和.
水稻叶面喷施水溶性肥料效果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4(4):136-136.
2
宋晓.
“生态源”叶面肥对小麦生产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2):7363-7364.
被引量:1
3
宋晓,李瑜玲,陈莉,赵彦坤,张庆银.
秸秆覆盖还田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及粮食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6):42-44.
被引量:10
4
黄锡春,刘典三,林小菲,肖先仪,杨庆根.
喷洒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8-10.
被引量:2
5
蒋方山,张海军,安霞,吕连杰,陈军,牟群,韩明明.
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19,39(18):11-13.
6
吕丽华,雷明帅,姚艳荣,李谦,贾秀领.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的缓解效应[J]
.河北农业科学,2022,26(2):58-64.
被引量:2
7
周星,陈洁,陈许兵,金何玉,王振,王升.
3种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150-153.
被引量:1
8
刘家伸.
小麦绿色栽培及智能精准管理技术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7):10-13.
9
张立涛,贡朋军,赵宇峰,张军锋.
小麦新品种“石农083”选育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粮油与饲料科技,2024(11):71-73.
1
周振兴,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彭永欣.
生长素和脱落酸对小麦花后生长的调节效应[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2):14-14.
被引量:3
2
李振山,杨静.
高温·干旱及其互作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9):67-68.
被引量:3
3
冯荣成,刘清瑞,王璐.
小麦花后灌溉时间对土壤含水量、叶片功能期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9):11-14.
被引量:3
4
于玲.
河北省1991年小麦灌浆期间的不利气象条件分析[J]
.河北农业情报,1991(4):14-15.
被引量:2
5
于经川,刘照烨,姜鸿明,邹德庆,王江春.
小麦灌浆构成因素与千粒重的分析[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10(2):83-87.
被引量:2
6
朱明先.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6):11-11.
7
王健.
小麦灌浆与气象[J]
.新疆气象,1997,20(2):43-45.
8
杨四军,王来花.
小麦花后叶片氮素变化动态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1989,17(3):6-9.
9
刘井会.
论水稻生产如何节本增效[J]
.农村科学实验,2013(12):13-13.
10
石岩,于振文,位东斌,余松烈.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139-142.
被引量:11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