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果桑大10密度试验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果桑大10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产果为主的果桑667 m2种植密度为300~500株,叶果兼用型的则以700株左右为宜。
作者
陈乐阳
黄世荣
机构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经济特产站
永康市特产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235-236,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果桑
密度
大10
分类号
S8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1
陈乐阳,郭文军,陈芳明.
叶果兼用桑“大10”的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J]
.蚕桑通报,1998,29(4):38-39.
被引量:7
2
陈乐阳,郭文军,郑元孟,潘健梅,陈芳明,姜樟土.
叶果兼用桑的引进和栽培技术[J]
.中国蚕业,2000,21(1):23-24.
被引量:4
3
杨今后,杨新华,郭文军,陈乐阳,朱敏华,叶正酶.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J]
.蚕桑通报,2001,32(4):12-15.
被引量:14
4
应霞.
果桑的主要特性和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4):832-833.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牟润生.
果桑塘10在上海崇明的适应性调查[J]
.江苏蚕业,2003,25(4):28-28.
被引量:2
2
魏晓军.
台湾多果桑46C019在苏北地区栽植表现[J]
.广西蚕业,2004,41(3):17-18.
被引量:7
3
叶正梅.果叶两用桑的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1998,(5):38-38.
4
陈训庭 阮成英 等.无核桑果大10选育简报[J].广东蚕丝通讯,1986,(1):34-36.
5
陈乐阳,郭文军,陈芳明.
叶果兼用桑“大10”的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J]
.蚕桑通报,1998,29(4):38-39.
被引量:7
6
骆承军,杨今后,杨新华.
桑椹鲜果防腐技术的研究[J]
.蚕桑通报,2000,31(2):13-15.
被引量:13
7
陈乐阳,郭文军,陈芳明,姜樟土.
果桑大10不同程度剪梢试验[J]
.蚕桑通报,1999,30(4):37-38.
被引量:1
8
朱敏华,孙建敏.
果桑大十品种大棚栽培试验[J]
.蚕桑通报,2001,32(3):33-3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7
1
章伯元,王利芬.
果桑品种白玉和大10的品质表现[J]
.中国蚕业,2004,25(3):60-61.
被引量:4
2
李克和.
果桑新品种大10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49-50.
被引量:1
3
张猛,王丹,刘仁道,周利娟,范理璋.
‘大10’果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8,35(3):96-97.
4
张朝红,古月华,房红娟,樊明涛,李巨秀.
微波辅助提取果桑花色苷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10,31(18):192-195.
被引量:16
5
黄世荣,陈乐阳,楼炯伟,黄晓.
大10果桑不同栽培模式与栽植密度探讨[J]
.中国蚕业,2011,32(4):24-25.
被引量:8
6
杨逸文,吕志强.
果桑品种引种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2(6):1243-1245.
被引量:9
7
陈乐阳,黄世荣.
果桑标准化栽培技术[J]
.中国蚕业,2013,34(2):57-59.
被引量:13
8
谭晓丽.
山地果桑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3,30(1):59-59.
被引量:2
9
王蕾,牛瑞鹤,陈驰,郑必平,杨斌,谈建中.
不同果桑品种冬芽休眠特性的比较分析[J]
.中国蚕业,2013,34(3):11-13.
被引量:4
10
陈驰,陈媛媛,郑必平,殷培峰,牛瑞鹤,谈建中.
桑树雌花不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分析[J]
.蚕业科学,2013,39(6):1036-104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4
1
徐炳华,王金娣.
果桑大棚最佳覆膜时间试验与防冻措施[J]
.宁波农业科技,2004(3):2-3.
被引量:2
2
刘维松.
果桑栽培技术要点[J]
.北方蚕业,2004,25(3):43-44.
被引量:3
3
李雪勤,石伟林,邱小明.
提高果桑产量和品质的几种途径[J]
.江苏蚕业,2005,27(2):24-25.
被引量:3
4
彭云武,楚渠,胡必利.
果桑肥大性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4):168-168.
被引量:6
5
申海林,温景辉,邹利人,董彬.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2):50-54.
被引量:31
6
林元吉.桑蚕茧丝副产物综合利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1027-2006桑园用药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1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引证文献
3
1
陈乐阳,黄世荣.
果桑标准化栽培技术[J]
.中国蚕业,2013,34(2):57-59.
被引量:13
2
李坤峰,骆卫东,丁玲,杨婷婷,孙睿,吴小恒,贾惠娟,鲁兴萌.
果桑栽培技术与设施栽培应用展望[J]
.中国蚕业,2016,37(1):11-15.
被引量:15
3
徐璐珊,陈乐阳,姜樟土,张鹏博.
9个果桑品种特征特性调查[J]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4):728-7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孙孝龙,童朝亮.
江苏沿海地区果桑高效设施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蚕业,2013,34(3):67-70.
被引量:10
2
郑章云,张明海,李智念,冉瑞莲,杨义,任杰群.
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对桑果品质的影响[J]
.蚕业科学,2018,44(5):787-791.
被引量:4
3
李志,叶青雷.
寒地桑树快速育苗新技术[J]
.北方蚕业,2015,36(1):28-29.
被引量:1
4
宗侃侃,陈乐阳.
果桑立体种养模式技术研究[J]
.中国蚕业,2015,36(2):24-26.
被引量:3
5
李坤峰,骆卫东,丁玲,杨婷婷,孙睿,吴小恒,贾惠娟,鲁兴萌.
果桑栽培技术与设施栽培应用展望[J]
.中国蚕业,2016,37(1):11-15.
被引量:15
6
陈晓峰,王旭,王承国,隋好林.
果桑移动栽培模式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1):34-35.
7
胡冬梅.
桑葚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绿色科技,2017,19(13):215-216.
被引量:4
8
邓朝艳,郑维威,骆夏辉,徐严,刘伟.
不同冬剪方式对大10果桑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J]
.中国蚕业,2017,38(4):11-14.
被引量:2
9
吴强,刘明鲁,熊晓军,张建平,黄辉.
汉中市果桑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2018(1):8-9.
被引量:1
10
朱燕,计东风,魏佳,林天宝,刘岩,吕志强.
果桑品种的引进和对比试验[J]
.蚕桑通报,2018,49(3):18-21.
被引量:7
1
李克和.
果桑新品种大10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49-50.
被引量:1
2
郭昕,戴斌,王韡,陆小平.
大10等3个果桑品种桑葚的感观性状调查[J]
.中国蚕业,2010,31(4):15-18.
被引量:3
3
徐金芬,朱金芬.
果桑“大10”高山栽培技术[J]
.蚕桑通报,2002,33(2):58-58.
被引量:1
4
陈乐阳,郭文军,陈芳明,姜樟土.
果桑大10不同程度剪梢试验[J]
.蚕桑通报,1999,30(4):37-38.
被引量:1
5
童培银,傅金松,陈斌.
优质果桑“大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4(10):17-17.
6
李克和,李丽伟,章道周.
果桑大10枝屑的营养成份与生产香菇的效益[J]
.蚕桑通报,2005,36(2):52-53.
7
雷云芳.
丘陵山地栽种果桑大10的主要技术[J]
.蚕桑通报,2003,34(2):57-58.
8
钱文春,朱祥瑞.
不同桑品种的桑椹红色素比较[J]
.中国蚕业,2008,29(2):49-50.
9
钟石,丁天龙,李有贵,吴曙光,吕志强.
新疆药桑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活性成分检测分析[J]
.蚕业科学,2012,38(6):1067-1072.
被引量:12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