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基于内在价值理念的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内生之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一般私法,其与市民社会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方面,民法是市民社会内在价值的法律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市民社会构成民法的理论前提与社会根基。因此,深入探析并正确理解市民社会,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法发达所需要的社会根基,也有助于厘清其与政治国家的边界,从而对包括民法在内的私法发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对培育良好的私法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
解正山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西部法学评论》
2012年第1期75-79,共5页
Western Law Review
关键词
民法
市民社会
价值载体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066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1
李钢.
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2):36-41.
被引量:4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
3
马建兴.
“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2):23-27.
被引量: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曾献文.
市民社会、市民人性与中国民法典思考[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02,31(2):57-60.
被引量:2
6
王利民.
论私法与市民社会[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56-59.
被引量:7
7
马长山.
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论纲[J]
.法学论坛,2004,19(4):29-36.
被引量:3
8
[德]罗尔夫·克尼佩尔 朱岩译.法律与历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
9
陈树森.
构建中国市民社会——兼论民法典制定的社会基础[J]
.重庆社会科学,2005(8):87-91.
被引量:2
10
赵万一.
论民法的伦理性价值[J]
.法商研究,2003,20(6):71-7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薛峰,刘风景.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J]
.法学家,1999(6):64-71.
被引量:9
2
孙宪忠.
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下)[J]
.中国法学,1999(6):54-63.
被引量:104
3
柳经纬,吴克友.
关于制定民法典的条件是否成熟的几个问题[J]
.中国法学,1998(4):27-33.
被引量:11
4
蔡永民,王世声.
我国民法法典化的社会学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3):41-47.
被引量:10
5
高富平.
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回顾[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7(2):19-25.
被引量:51
6
胡旭晟.
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4-11.
被引量:59
7
刘士国.
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J]
.法学杂志,1999,20(6):25-26.
被引量:14
8
范进学.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
.法学评论,1998,16(2):37-44.
被引量:173
9
徐涤宇.
市民社会和经济法的本质──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市民法的基础法地位[J]
.江苏社会科学,1997(1):66-72.
被引量:4
10
王一多.
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法律的关系[J]
.哲学研究,1997(1):7-12.
被引量:110
共引文献
4066
1
朱瑞.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法治进路: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切入[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23(4):85-96.
被引量:2
2
吴飞飞.
私法决议效力规则构建与解释的法理[J]
.法律方法,2019,0(2):240-257.
被引量:4
3
田保军.
“公司社会责任”灵魂托生之正当性基础[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84-87.
4
康健.
黑格尔的遗产与社会伦理的一般规定[J]
.理论探讨,2002(3):19-23.
5
王利明,马特,冯恺.
2002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44-51.
6
仇小敏,龚秀勇.
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政治文明思想[J]
.贵州社会科学,2005(2):79-82.
7
郭明龙.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法发展[J]
.政法论丛,2005(1):36-42.
被引量:4
8
马长山.
现代性反思、重建与中国的私法精神培育[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2):8-13.
9
刘云生.
人性恶假设与市民法伦理哲学[J]
.法学,2005(4):27-37.
被引量:7
10
谢青松.
论新生权利及其司法救济[J]
.兰州学刊,2005(2):184-18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王利民.
论私法与市民社会[J]
.社会科学辑刊,2004(4):56-59.
被引量:7
2
樊红敏.
论私人道德和公共伦理的关系——市民社会的道德制约机制探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2):254-255.
被引量:2
3
王兰.
商主体设定规范结构研究——基于法的现代性考察[J]
.河北法学,2010,28(11):36-42.
被引量:3
4
胡绪雨.
论市民社会的法律与伦理[J]
.高校理论战线,2013(02X):58-68.
被引量:2
5
高可.
市民社会的三个维度——法律、道德与信仰辩证关系的宏观阐述[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2):50-53.
被引量:1
6
倪松玉.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解读[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4):74-76.
被引量:1
7
汪青松.
商事主体制度建构的理性逻辑及其一般规则[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2):97-107.
被引量:17
8
秦国际,郭义.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法治的启示[J]
.中外企业家,2013(5Z):265-26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胡明远.
市民社会下的法律与伦理[J]
.现代交际,2016(3):76-78.
2
范健,丁凤玲.
中国商人制度与民事主体立法——写在《民法总则》创立时的思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54(3):39-4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范健.
当代中国商法的理论渊源、制度特色与前景展望[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24(5):62-74.
被引量:13
2
聂志海.
《民法典》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逻辑证成[J]
.中国海商法研究,2020,31(3):3-11.
被引量:3
3
金锦萍.
论作为商主体的非营利法人[J]
.法治研究,2021(3):54-67.
被引量:10
4
黄希韦,陈琪昇.
论商事关系结构要素的解释缺陷与重构[J]
.东岳论丛,2024(10):171-181.
1
习近平: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J]
.党课,2015,0(5):5-5.
2
赵卫忠.
必须重视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解释工作[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1991,14(2):21-22.
3
孟凡廷.
论侵犯财产所有权[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996,12(1):74-79.
4
方人也.
姓名权之争烽烟再起[J]
.法制与社会,2012(9):22-24.
5
黄志高.
社会主义价值问题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9(2):51-55.
被引量:2
6
胡洪彬.
风险社会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理论导刊,2010(2):48-50.
7
薛华勇,高军.
夯实法治的社会根基——对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利益解读[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2):56-60.
被引量:3
8
苗加清,路海通,申恒臣,林玲玉,刘静荣.
完善大调解机制 夯实和谐社会根基[J]
.淮海论坛,2006(4):37-38.
被引量:1
9
詹立风.
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J]
.群众,2015,0(1):38-39.
被引量:2
10
张小敏.
法治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理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87-88.
被引量:2
西部法学评论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