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机条播分蘖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机直播栽培模式下水稻分蘖动态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第Ⅲ、Ⅳ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高,在总产中所占比重高,这2个分蘖在水稻分蘖中起主导作用。各蘖位分蘖发生情况和有效率不同,各蘖位在有效分蘖期间产生的分蘖都有无效分蘖。各蘖位穗粒数随分蘖蘖位递增而减少。
作者
夏孝勤
徐祖嘉
机构地区
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75-75,7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机条播
水稻
分蘖
成穗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建林,徐正进,冯永祥,齐华.
作物超高产栽培与株型育种的光合作用基础——以水稻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30-133.
被引量:19
2
周汉良,王玉珍,甄英肖,丁秀兰,宁文书,郑秋玲.
水稻蘖位优势的形成规律与高产利用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8,13(1):57-60.
被引量:13
3
王淑红,邹应斌,李小湘,敖和军,刘武,程兆伟.
不同施肥量对超级杂交稻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606-610.
被引量:8
4
詹可,邹应斌.
水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规律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588-592.
被引量:45
5
廉平湖 苏宝琳 兰林旺 等.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分蘖规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
6
李荣田,崔成焕,姜廷波,秋太权,龚振平.
水稻品种分蘖特性对产量影响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7(1):9-14.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78
1
赵步洪,奚岭林,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张洪熙.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9-14.
被引量:14
2
王建林,徐正进.
插秧量与行距配置对水稻分蘖及穗重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6):401-405.
被引量:23
3
李云峰,方玉春,单平义,耿晓红,李红娟,耿海平.
水稻产量因素的遗传特性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16-17.
被引量:13
4
徐云碧,申宗坦.
早籼稻品种分蘖角度的遗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1):1-5.
被引量:19
5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6
谢元璋,夏仲炎.
粳稻品种分蘖状的遗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4):319-322.
被引量:13
7
廖学群,隗溟,朱自均.
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9-13.
被引量:19
8
李钟学,李凤玉.
稻田水华现象初探与防治[J]
.中国稻米,2005,11(2):26-26.
被引量:1
9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8-14.
被引量:78
10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
土壤水分对水稻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5,21(1):110-114.
被引量:80
共引文献
87
1
边少锋,徐克章,王晓慧,孙宁,孟祥盟,赵洪祥.
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3):117-120.
被引量:11
2
谷云松,曾小平,梁钰彬,贺才明.
不同施氮量对耒阳市烟-稻轮作晚稻的影响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41-43.
被引量:3
3
严定春,朱艳,曹卫星,王绍华.
水稻群体生长指标动态的知识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38-44.
被引量:15
4
张喜娟,孙晓杰,张淑萍,徐正进.
水稻分蘖特性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30-132.
被引量:20
5
于亚辉,徐正进.
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79-181.
被引量:17
6
鲁雪林.
植物内源激素与水稻穗粒数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38-38.
被引量:3
7
康文启,欧阳由男,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及其指标探讨[J]
.中国稻米,2007,13(1):1-6.
被引量:17
8
詹可,邹应斌.
水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规律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588-592.
被引量:45
9
张燕之,王昌华,郑文静,赵家铭,滕国锋,周毓珩.
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光效利用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8(2):11-13.
10
张燕之,王昌华,郑文静,赵家铭,滕国锋,周毓珩.
水稻新品种辽星1号生产潜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8(3):24-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2
刘瑞华,崔贞玉,冯权,修长兴.
水稻分蘖期的温度条件与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2):40-43.
被引量:14
3
周士良,李育娟,孙富林.
不同播期、播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49-49.
被引量:13
4
蒋彭炎,马跃芳,洪晓富,冯来定,史济林,顾宏辉.
水稻分蘖芽的环境敏感期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3):290-296.
被引量:32
5
丁艳锋,黄丕生,凌启鸿.
水稻分蘖发生及与特定部位叶片叶鞘含氮率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18(4):14-18.
被引量:23
6
徐正进,陈温福,张树林,张文忠,马殿荣,刘丽霞,周淑清.
辽宁水稻穗型指数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926-1930.
被引量:59
7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1):13-17.
被引量:117
8
王平裕,吴建忠,吴振德.
直播稻不同密度与穗部性状和产量结构形成关系[J]
.上海农业科技,1996(4):15-16.
被引量:5
9
孙祥武,于福庆,张家成.
氮磷钾养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06,26(6):62-63.
被引量:10
10
上海市人民政府政务新闻.上海水稻直播面积高达70%: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讨会举行[EB/OL].[2013-12-20]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672586.html.
引证文献
3
1
肖斌,李龙先,冯方.
水稻机条播栽培肥料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4):13215-13216.
2
张培杰,李兴领,靳慧娟.
三个种源黄金晴比较试验[J]
.种业导刊,2015(3):8-10.
3
顾树平,李刚,张强,沈小燕,袁伟,左京,程婷,沈杰.
上海地区晚麦茬水稻机直播分蘖发生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J]
.上海农业学报,2015,31(2):117-12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贾维强,谭雪明,李木英,石庆华,潘晓华.
不同机械直播穴距与播种量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39(1):9-17.
被引量:15
2
郑述东,史志明,曹亮,陈贤.
水稻机直播技术操作要点[J]
.江西农业,2017(23):18-18.
被引量:2
1
白鲜文,李晋生.
晚播冬小麦分蘖成穗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1995(2):5-8.
被引量:1
2
李贵,伏进,徐金晶,俞凯,王一专,刘丽萍,李永丰,吴竞仑.
不同时间发生的杂草稻对栽培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6):1254-1260.
被引量:5
3
李琼,付立东.
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影响[J]
.北方水稻,2011,41(2):17-20.
被引量:8
4
吴风清,夏书娥.
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特性及栽培策略研究[J]
.农业装备技术,2008,34(3):37-38.
5
胡国强,陈正龙,周铭成.
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特性及栽培策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1):19-20.
被引量:21
6
谢成林,郭万胜,嵇瑞华,王曙光.
丰优香占的分蘖特性及其成穗规律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1):15-18.
被引量:2
7
乔晶,王强盛,王绍华,刘正辉,郝建华,丁艳锋.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1):6-10.
被引量:23
8
王启兰,于淮洲,谢鹏飞,杨树彬.
机插粳稻不同丛苗数对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4,20(2):63-65.
9
吴林兰.
机插粳稻不同穴苗数的分蘖和产量性状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55-56.
10
王绍华,刘胜环,王强盛,丁艳锋,黄丕生,凌启鸿.
水稻产量形成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1-5.
被引量:61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