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李芽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4种不同的愈伤组织培养基和4种不同的芽分化培养基诱导欧李离体芽,以筛选出最佳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欧李芽离体诱导最佳培养途径:在MS+KT 0.2 mg/L+2,4-D 0.25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将愈伤组织转接到MS+6-BA(或KT)1.0 mg/L+NAA 0.5 mg/L进行芽分化。
作者
周金梅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7,110,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欧李
愈伤组织
芽诱导
培养基
分类号
S662.30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1
奥小平.
欧李的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2006,35(1):7-9.
被引量:17
2
渠立明.
球根秋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广西园艺,2005,16(1):9-11.
被引量:4
3
孙新政,申顺先,李庆伟,陈世昌.
钙果4号欧李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果树学报,2007,24(1):80-83.
被引量:28
4
赵玉军,杜俊杰,郭黄萍,杜学梅,贺小红.
欧李的组织培养[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3):65-67.
被引量:17
5
裘文达.园艺植物组织培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3.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钟士传,王侠礼.
钙果微体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种业,2004(11):36-37.
被引量:6
2
任清盛.
钙果(欧李)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53-54.
被引量:12
3
杜俊杰,杨怀义,池建伟.
欧李选种研究初报[J]
.中国果树,1993(3):23-24.
被引量:22
4
杜俊杰,杨怀毅,池建伟.
山西省欧李资源的分布及类群[J]
.作物品种资源,1993(2):6-7.
被引量:24
5
钱国珍,苏福才,牛文林.
欧李茎、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茎苗的再生[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4,15(4):8-14.
被引量:10
6
刘琳.
钙果初代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47-247.
被引量:3
7
刘琳,钟士传.
外源植物激素对钙果繁殖系数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28-428.
被引量:4
8
刘志国,郝芳.
欧李及其发展前景[J]
.林业实用技术,2005(3):44-44.
被引量:25
9
庄丽娟,苏福才.
欧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16-19.
被引量:17
10
钟士传,王侠礼,于军香,曹帮华.
植物激素对钙果组织培养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39-4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57
1
庄丽娟,苏福才.
欧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16-19.
被引量:17
2
邹英宁,李国怀.
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4):76-80.
被引量:5
3
张海芳,赵丽芹,韩育梅.
自发气调(MAP)贮藏对欧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5,20(F12):54-56.
被引量:8
4
焦淑华,林丽华,李宝江,张淑红.
欧李茎尖组织培养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73-577.
被引量:15
5
孙新政,申顺先,李庆伟,陈世昌.
钙果4号欧李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果树学报,2007,24(1):80-83.
被引量:28
6
李学强,李秀珍,司凤云,王朝霞.
不同贮藏条件及生长调节剂对欧李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251-2256.
被引量:19
7
张娟,闫福军.
欧李选种及繁殖研究综述[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6):55-57.
被引量:7
8
陈书明,姜英淑,王秋玉.
欧李组培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J]
.林业科技,2008,33(2):59-62.
被引量:6
9
刘春颖,孙伯铮,冉学忠.
欧李的组培快繁与移栽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8):11-11.
被引量:1
10
张红,张艳敏,陈晓流,陈学森.
欧李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5):876-88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99
1
贾明仁,张明伟.
钙果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研究[J]
.北方果树,2008(6):11-13.
被引量:3
2
周淑香.
多效唑对桑树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42-743.
被引量:6
3
钟士传,王侠礼.
钙果微体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种业,2004(11):36-37.
被引量:6
4
钱国珍,苏福才,牛文林.
欧李茎、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茎苗的再生[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4,15(4):8-14.
被引量:10
5
刘琳,钟士传.
外源植物激素对钙果繁殖系数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28-428.
被引量:4
6
李胜,武季玲,李唯,杨德龙,杨宁,曹孜义.
初代和继代培养葡萄试管苗的内源IAA、ZRs和ABA含量变化及其与生根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286-288.
被引量:7
7
庄丽娟,苏福才.
欧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16-19.
被引量:17
8
钟士传,王侠礼,于军香,曹帮华.
植物激素对钙果组织培养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39-41.
被引量:9
9
高莉萍,包满珠.
月季‘萨蔓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J]
.园艺学报,2005,32(3):534-536.
被引量:38
10
王有信,何卫军,李向东,贺润平.
欧李种质资源分布及种群分类特性研究[J]
.山西果树,2005(6):36-3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9
1
王树娟,张颖,斯琴,刘义龙,李正男.
我国欧李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3,46(2):25-28.
被引量:1
2
周金梅,吕忠仁,建德锋.
欧李组培苗的扩繁与生根出瓶移栽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6):51-52.
被引量:4
3
刘洋.
欧李组培苗增殖扩繁培养基筛选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57-58.
被引量:2
4
孙铭.
基本培养基种类TDZ浓度及PH值对欧李组培苗增殖扩繁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13,33(8):6-6.
被引量:1
5
汤飞云,方亮,王小敏,张春红,胡淑英,李维林,吴文龙.
培养基成分对黑莓Kiowa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42-44.
被引量:3
6
杜敏华,柯涛,韩雪梅,张可可,何雨晴,周亮.
连香树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47-49.
被引量:5
7
孙晓丽,贾艳芳,高仪,王红霞,张志华.
欧李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118-122.
被引量:4
8
梁伟玲,陈翠果,孟繁祎,赵敏,孙华冉,刘艳芬.
欧李优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6):136-139.
被引量:3
9
李月胜,陈申宽,张赭苒,牟玉杰,庞龙,孙秀殿.
欧李增殖培养基优化的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22(6):12-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刘洋.
欧李组培苗增殖扩繁培养基筛选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57-58.
被引量:2
2
李晓亮,张军云,张钟,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段永华,张翠萍.
滇红食用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的试验筛选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145-150.
被引量:5
3
黄鹏.
钙果国内繁殖技术研究综述[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66-169.
被引量:2
4
师春娟,王齐.
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31-132.
被引量:4
5
汪超,唐明,魏琴,马丹炜,王亚男,张红,李群.
连香树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及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毒性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5):735-742.
被引量:10
6
董晓辉,刘林,李金峰,杜俊杰,王鹏飞,张建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经济作物欧李的水土保持功能[J]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5):242-247.
被引量:10
7
杨海燕,汤飞云,方亮,吴文龙,李维林.
黑莓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6):681-685.
被引量:2
8
李晓亮,张军云,张钟,董春富,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张翠萍.
滇红食用玫瑰生根培养基的试验筛选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3):656-663.
被引量:5
9
周文才,巢军,孙颖,左继林,黄文印.
不同钙果品系引种试验[J]
.南方林业科学,2017,45(1):14-16.
被引量:14
10
夏凯丽,刘婷,杨静慧,刘艳军,梁发辉,史滟滪.
黑莓体细胞胚诱导中的细胞生理特性[J]
.中国南方果树,2018,47(1):114-118.
被引量:15
1
陈贤,杨德,关文灵.
野生柱穗醉鱼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Ⅰ)外植体的诱导培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3(1):19-21.
被引量:2
2
孙晓梅,孙莉莉,张正伟,莫东发,成正.
风信子鳞片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08(2):23-24.
被引量:4
3
杨会苗,陈段芬.
中国水仙的花丝培养与植株再生[J]
.中国园艺文摘,2017,33(2):32-32.
被引量:1
4
顾利利,潘丹丹,唐晓倩,张颖,张楠.
红花玫瑰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2):23-24.
被引量:2
5
吴建华,魏永新.
矮沙樱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防护林科技,2010,23(5):84-85.
6
罗林会,王勤,韩露,邱宁宏.
虎头兰的组培与快繁[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7(4):31-31.
7
欧阳磊,林彦,刘友全,谢耀坚,曹月华.
邓恩桉芽器官离体诱导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
.桉树科技,2003,20(2):53-58.
被引量:5
8
刘丽荣,苏荣德,李忠利,张明伟,王洪波.
香花刺槐离体诱导培养试验初报[J]
.辽宁林业科技,2004(4):4-5.
被引量:1
9
张颖,王晓立.
一品红的组织培养研究[J]
.北方园艺,2011(24):155-157.
被引量:2
10
刘开辉,丁小维,邓百万,陈文强,刘飞虎.
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香石竹组织培养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35-5736.
被引量:8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