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甲骨卜辞释读四则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证甲骨文字"■"应当是"(■)"的一个异体字,从"行"与从"彳"往往无别。论证了"■(害)"字用于战争类卜辞,有施害即发动战争之意。依据甲骨实物修正了以往对于《合集》2193的误读,提出涂墨与否可作为同版卜辞间的区别依据。更正了《村中南》316卜辞的原释读。通过对"小王"卜辞的梳理,考订"小王"为特定称名,可以是生称,也可以用于死后,商人的天干日名应是死后获得。花东卜辞中的"子"为"太子孝己"的说法难以成立。
作者 赵鹏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4,共8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王蕴智.《赢字探源》,《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李学勤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 2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9页.
  • 3裘锡圭.《释“盎”》,《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 4赵鹏.《自组肥笔类卜辞中的“王”字补释》,李雪山、郭旭东、郭胜强主编.《甲骨学110年:回顾与展望--王宇信教授师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 5黄天树.《非王卜辞中"圆体类"卜辞的研究》,《出士文献研究》第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 6黄天树.《非王卜辞中"圆体类"卜辞的研究》,收入《黄天树古稍文字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 7陈剑.《甲骨金文“哉”字补释》[A]..《古文字研究》第25辑[C].中华书局,2004年.第40-44页.
  • 8陈剑.《甲骨金文"哉"字补释》,收入《甲骨金文考释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 9林宏明.《甲骨新缀第十一-十九例》,第13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网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87.html.
  • 10刘一曼、岳占伟.《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考古学集刊》第1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13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13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