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中国、民间法与法治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站在主体中国的立场,观察其法治建设的使命,可认为民间法是推进法治中国化的有机力量或构成性因素。但法律移植的意识形态情结,阻碍了人们对民间法与法治建设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和反思。为此,需要在文化、利益和自治秩序视角重新打量国家的主体性,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民间法的应有意涵,评判法治建设中对民间法的既有立场,并根据时空两个判准,寻求民间法对法治建设的有效支援,防范并阻却民间法可能对法治建设的妨碍。
作者 谢晖
机构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139,共13页 DongYue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2蔡叔衡.《中国刑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 3.《孟子·尽心章句下》[M].中华书局,1957年..
  • 4粱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5-526页.
  • 5.《论语·里仁》[M].,..
  • 6谭岳奇.《民间法:法律的一种民间记忆》,载《民间法》(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7林来梵.《过年与革命》,载http://linlaifan.fyfz.cn/blog/linlaifan/index.aspx?blogid=312319.
  • 8江诸子.《为什么回家过年?》,http://ruman8.fyfz.cn/blog/ruman8/index.aspx?blogid=312210.
  • 9[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以下.
  • 10傅静坤.《法国民法典》改变了什么[J].环球法律评论,1996,18(1):45-54.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311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