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叶绿素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这里就叶绿素对暗室中油脂自动氧化的抗氧化性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查明叶绿素在抗氧化性上的化学机制,我们对叶绿素衍生物及其构成成份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象叶绿素和镁——原卟啉甲酯这样的螯形化合物,它们的抗氧化性比去镁叶绿素和原卟啉甲酯强.做为卟啉骨架构成成份的氮茂,它的抗氧化性比叶绿素弱.
作者
吴正达
机构地区
安徽省粮油科学研究所
出处
《粮食储藏》
1990年第1期53-53,共1页
Grain Storage
关键词
抗氧化机制
抗氧化性
原卟啉
自动氧化
苦基
游离基
氢过氧化物
原叶
吴正
给体
分类号
S37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1
蒋柳云,刘玉明.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4):510-512.
被引量:21
2
贺献瑞,邓志厚.
石楠叶、石楠藤男科妇科应用举隅[J]
.河北中医,2005,27(5):363-364.
被引量:12
3
陶泽文.
红叶石楠能“红”多久——正确认识和应用红叶石楠不容忽视[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8):66-68.
被引量:3
4
郑继超,守前飞.
红叶石楠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44-144.
被引量:6
5
吕晓玲,王玉平,周平,侯建春,周岩.
甜菜红色素主要成分抗氧化能力[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6):39-43.
被引量:26
6
刘会超,贾文庆,尤扬,李纪伟.
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119-121.
被引量:8
7
高昌勇.
迎春花色素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
.生物技术,2010,20(1):59-60.
被引量:11
8
向洪平,葛建芳,张蓝月.
超声波辅助萃取功能性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3):360-362.
被引量:12
9
李洪波,陈诚,杨欣,辛宁.
天然色素的研究概况[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B08):251-254.
被引量:1
10
范雅,蔡红星,李霜,王雪萍.
叶绿素的紫外吸收谱[J]
.光散射学报,2011,23(1):80-8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卫强,张国升,刘金旗,徐鹏,朱鹏.
石楠叶红、绿色素成分比较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26(12):1881-188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彦,张治海,邓凯航,张欢,梁宗锁.
石楠不同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5):91-95.
被引量:1
2
黄建蓉,李慕紫,陈颖蕾,温杰彬,王志江,王庆华.
鸢尾科红葱红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J]
.食品工业,2017,38(7):75-79.
被引量:3
3
辜忠春,李军章,李光荣,陈启斌,胡彦宏,杜业云.
石楠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应用化工,2017,46(12):2488-2491.
被引量:6
4
董子钰,范晓越,易思明,霍湘芸,蒋耀瑛,黄志伟,王岁楼.
红叶石楠红色素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食品工程,2018(3):26-28.
被引量:4
5
杨新周.
粗梗稠李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31(11):1945-1952.
被引量:7
6
蒋耀瑛,霍湘芸,董子钰,范晓越,黄志伟,王岁楼.
红叶石楠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20(1):29-31.
被引量:1
7
谢嘉霖,董华伟,张佳雯.
红叶石楠色素成分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41(3):41-44.
被引量:1
8
卫强,刘瑞杰,刘娣,魏灿灿.
樱花化学成分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4):48-52.
被引量:4
9
刘最,李玉中,何丽芳.
超声辅助提取放线菌所产绿色素的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2021,6(20):136-140.
被引量:1
1
刘发敏.
棉花幼苗枯萎病抗性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2):161-164.
被引量:5
2
农科院提出“以麻治镉”技术开辟土壤修复新途径[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38(5):6-6.
3
王国骄,唐亮,范淑秀,王嘉宇.
抗氧化机制在作物对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作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6):719-724.
被引量:14
4
云学英,高建萍,马青枝,张萃荣,冯素珍.
生长期不同的苦苣菜、苣荬菜中氨基酸成份的分析[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3,14(4):10-13.
被引量:6
5
赵新淮.
茶叶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9(3):284-288.
被引量:18
6
李建黎,韩涛,李丽萍,孙宇婧,张微娜,张海英.
外源乙醛对中熟和晚熟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617-3624.
被引量:3
7
周天理,郑秀萍,陈丹,滕振勇,苏荣理.
光照长度对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影响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4):247-248.
被引量:4
8
崔禄,张玉霞,苏日古嘎.
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13,33(11):5-6.
9
Amrit K.Nanda,Emilie Andrio,Daniel Marino,Nicolas Pauly,Christophe Dun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uring Plant-microorganism Early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10,52(2):195-204.
被引量:18
10
董金皋,韩建民.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活性氧代谢及其作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27-431.
被引量:19
粮食储藏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