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什么建国前夕,两部获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都出自湖南作家之手?为什么历史新时期初湖南长、中、短篇小说连连获全国大奖,崛起的文学湘军为世界瞩目?为什么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小说一直处全国同行先进水平?为什么85—91年长达七年的时间内,除少数民族文学大奖外竟无一篇获全国大奖的作品?为什么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具相当影响的女作家残雪至今连“二级作家”都不是?这些问题大小不一,却很具体,每个问题的求解都可写成一篇大文。若从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意识的角度着眼,似可以找到这样一个思考基点:湖南当代小说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小说,拥有社会主义文学的全部特征和总体风貌,同时又是湖南历史长河中具有赓续性的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发展形态、它的优劣短长,它的热闹与平静,无不受着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制约。站在这一基点上总揽湖南当代小说的得失因由,则不难看出,湖南的政治文化很发达,现代经济文化不发达,人们的政治意识、伦理意识、传统意识很强。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4,共4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