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观念与社会道德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7,共3页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李博.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国家观念[J].天中学刊,2014,29(3):71-74.
-
2贾景峰.孔子的国家观[J].行政与法,2007(4):61-62. 被引量:1
-
3巩艳芳.培育国民的国家观念[J].冶金企业文化,2000(4):48-48.
-
4庞艳宾.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国家观[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6,0(2):89-93.
-
5薛俊强.马克思的“个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的开启——从与黑格尔、卢梭的关系视角之审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5):71-76. 被引量:2
-
6陶艳华,何昱.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伦理关怀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9(1):96-99.
-
7程亚萍.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历史流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4):57-60. 被引量:1
-
8贺雪峰.“三分法”与“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深化[J].学术探索,1999(6):23-26. 被引量:4
-
9路绪锋,张锦云.以“国家高于社会”超越“社会先于国家”——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的批判[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20-24.
-
10杨家友,王俊超.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五点质疑[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6):35-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