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庆萨南油田对国产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大庆萨南油田对国产烷基苯磺酸盐的应用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国产磺酸盐为表面 活性剂配制的三元体系可以与大庆萨南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即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
作者
李伟
刘雪娟
孙琦
高李莉
付志波
机构地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5期753-754,共2页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盐
复合驱油
超低界面张力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隋智慧,林冠发,朱友益,王国房,卢寿慈.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及其进展[J]
.日用化学工业,2003,33(2):105-109.
被引量:14
2
崔正刚,刘世霞,王峰,邹文华,张天林.
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工艺及驱油剂性能的改进[J]
.日用化学工业,2001,31(3):17-2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李淑华,孙冬梅,王则臻.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4):25-26.
被引量:7
2
杨林,李茜秋,杨振宇,田燕春,鹿守亮,于佰林.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研究[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23(S1):136-138.
被引量:9
3
李政.
表面活性剂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J]
.精细化工,1994,11(5):4-7.
被引量:13
4
李干佐,林元,徐桂英,李文勇,苏红梅.
天然混合羧酸盐的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1994,24(1):1-6.
被引量:10
5
李干佐,林元,徐桂英,王秀文,李文勇,苏红梅,戴大地,李锡忠.
天然混合羧酸(盐)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J]
.油田化学,1994,11(1):61-65.
被引量:13
6
吴文祥,张洪亮,侯吉瑞,韩成林,胡靖邦.
A-S-P三元复合体系/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19(1):119-122.
被引量:9
7
王业飞,焦翠,赵福麟.
羧甲基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石油磺酸盐的复配试验[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4):52-55.
被引量:34
8
黄宏度,W.H.DonnellanⅢ,J.H.Jones.
用中和烃氧化产物制备高界面活性的驱油剂[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0,12(4):50-56.
被引量:6
9
崔正刚,孙静梅,张天林,邹文华,张德根.
重烷基苯磺酸钠微乳体系及超低界面张力性质[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1998,17(2):50-55.
被引量:19
10
李干佐,徐桂英,毛宏志,李方,刘少杰.
开发天然羧酸盐在油田中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1998,28(5):26-3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9
1
张志军,梁成浩,隋军,程斌.
应用石油磺酸盐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3,23(z1):19-22.
被引量:7
2
程杰成,张月先,包亚臣.
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体系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3):37-39.
被引量:12
3
刘峰,王仲妮,孙得志,尹宝霖,李干佐.
分子结构和温度对油基氧乙烯醚水溶液表面吸附动力学的影响[J]
.日用化学工业,2005,35(5):275-278.
被引量:2
4
耿杰,王海峰,杨勇,单存龙,伍晓林.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天津化工,2008,22(1):14-17.
被引量:6
5
郭东红,张飞宇,张德军.
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三)[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16(9):21-23.
被引量:2
6
陈瑞.
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31(11):23-26.
被引量:7
7
叶志刚,彭游,高恩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磺酸盐[J]
.广东化工,2009,36(12):148-150.
被引量:2
8
孙建峰,刘大锰,郭东红,王雪萍,郝军,王爱法,毛建军.
三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发展[J]
.石油钻采工艺,2010,32(2):113-117.
被引量:17
9
刘洋,黎钢,杨芳,刘秀敏,郭丽,楚彦芳,张松梅,祁健.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溶液与原油组分界面张力的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10,40(4):255-258.
10
高伟,孟庆阳,杨黎明,陈捷,徐毅,陈启华,相明辉,宋新旺,祝仰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3种十二烷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体系的性能[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5):547-552.
被引量:13
1
吕世铭,张志宏,徐阳.
大庆萨南油田原油损耗测试技术[J]
.油田地面工程,1992,11(4):17-21.
被引量:2
2
韩洪升,孙锦华.
大庆萨南油田低温高含水原油流变性研究[J]
.油气储运,1992,11(1):42-46.
被引量:3
3
金培孚,沈中宝,张德耀.
大庆萨南油田不加热集油配套技术[J]
.油田地面工程,1991,10(4):7-14.
4
孔宪政.
大庆萨南油田南六区三元复合驱见效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4,11(7):116-117.
被引量:6
5
刘元虎,罗升荣.
大庆萨南油田低耗节能油气集输配套技术情况介绍[J]
.油田节能,1990(4):17-18.
6
春辉.
大庆萨南油田交替注入提高聚驱开发效果[J]
.石油钻采工艺,2015,37(3):109-109.
7
刘桂林,陈伟平,高荣晓.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钻采工艺,2005,28(6):79-81.
被引量:27
8
余兰兰,郑凯,余宏伟.
萨南油田管道成垢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
.清洗世界,2005,21(7):1-6.
被引量:2
9
罗升荣.
大庆萨南油田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实践[J]
.油田地面工程,1991,10(4):60-65.
被引量:1
10
杜丙录,王祝文.
大庆萨南油田南二区西部聚驱初期特征[J]
.世界地质,2003,22(1):95-99.
被引量:4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年 第S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