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郭小川干校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心态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诗人,郭小川在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被推崇的几首诗,还体现在思想史层面。在下放干校时期,他的诗歌创作折射出特定阶段的历史状貌,从紧跟主旋律的颂歌到充满个性的呐喊,他的思想经受了由盲从到清醒的痛苦蜕变,呈现了一位左翼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灵"成长"史。更为确切地说,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身处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从迷茫、分裂、挣扎到反抗的艰难的"自启蒙"历程。
作者 常金秋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陈虹.中国作家与“五七干校”[J].书屋,2002(3):14-19. 被引量:5
  • 2陈漱渝.向阳无湖 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4,24(4):1-1. 被引量:3
  • 3恩格斯.致斐·拉萨尔[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561.
  • 4李城外.将来应建一门“向阳湖学”-访《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崔道怡[N].咸宁日报,1999-02-06.
  • 5李辉.旧梦重温时关于“五七干校”的随感.收获,1996,(3).
  • 6陈白尘.牛棚日记[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 7韦君宜.加快小川在十校写诗[G]//李城外.向阳情结(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9.
  • 8陈原.读《牛棚日记》[G]//李城外.向阳情结(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87-188.
  • 9韦君宜.忆向阳湖畔十个无罪者[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22-228.
  • 10胡海珠.追思十校中的金镜[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礼,2001: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