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郭小川干校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心态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诗人,郭小川在当代文学史上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被推崇的几首诗,还体现在思想史层面。在下放干校时期,他的诗歌创作折射出特定阶段的历史状貌,从紧跟主旋律的颂歌到充满个性的呐喊,他的思想经受了由盲从到清醒的痛苦蜕变,呈现了一位左翼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灵"成长"史。更为确切地说,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身处思想改造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从迷茫、分裂、挣扎到反抗的艰难的"自启蒙"历程。
作者
常金秋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对外汉语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关键词
郭小川
干校
诗歌
心态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保昌.
干校文学论:以向阳湖“五七”干校为中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65-170.
被引量:11
2
《郭小川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429页.
3
《郭小川全集》第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8页.
4
陈徒手.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思索(三)[J]
.社会科学论坛,2000(5):23-28.
被引量:2
5
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M].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0页,第17页,第85页.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陈虹.
中国作家与“五七干校”[J]
.书屋,2002(3):14-19.
被引量:5
2
陈漱渝.
向阳无湖 干校无文——兼议“干校文化”[J]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4):1-1.
被引量:3
3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561.
4
李城外.将来应建一门“向阳湖学”-访《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崔道怡[N].咸宁日报,1999-02-06.
5
李辉.旧梦重温时关于“五七干校”的随感.收获,1996,(3).
6
陈白尘.牛棚日记[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
韦君宜.加快小川在十校写诗[G]//李城外.向阳情结(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9.
8
陈原.读《牛棚日记》[G]//李城外.向阳情结(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87-188.
9
韦君宜.忆向阳湖畔十个无罪者[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22-228.
10
胡海珠.追思十校中的金镜[G]//李城外.向阳情结(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礼,2001:64.
共引文献
28
1
洪治纲.
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姿态——尤凤伟小说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2(6):111-122.
被引量:10
2
邵盈午.
诗礼书香说范家——《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出版的当代意义[J]
.文艺研究,2005(5):102-110.
被引量:9
3
陈国和.
欲望的城市景观 虚脱的追思呓语——邱华栋城市小说论[J]
.当代文坛,2005(4):70-72.
被引量:1
4
王科.
沉思与定位——论汤吉夫的校园小说[J]
.小说评论,2005(5):74-77.
5
陈太胜.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J]
.文艺研究,2005(10):49-57.
被引量:9
6
朱维究,徐文星,徐文星.
英国公法传统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启示——兼论中国二十一世纪“统一公法学”的走向[J]
.浙江学刊,2005(6):36-43.
被引量:11
7
杨胜刚,黄灯.
作为边缘人、业余者的鲁迅[J]
.南方文坛,2006(2):27-32.
8
方维规.
“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J]
.中国社会科学,2006(5):191-204.
被引量:26
9
胡大平.
从方法论反思到人文研究的自我批判[J]
.浙江社会科学,2008(1):27-36.
被引量:1
10
王江松.
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经济分化和市场位置[J]
.求索,2009(3):11-14.
被引量:1
1
李传友.
流变与焦虑——关于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审视[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49-151.
2
季芳.
贾平凹作品小说《废都》赏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2):80-80.
3
彭礼贤.
论新写实小说[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1):13-19.
4
张卫中.
1940-1970年代文学中“大众化”的两种态度及影响[J]
.理论与创作,2008(1):21-24.
5
刘晓林.
荆棘途中的跋涉——中国现代左翼知识分子文化性格论[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83-87.
6
卷首语[J]
.散文(海外版),2004,0(8):1-1.
7
杨绛新作《洗澡之后》首发[J]
.文学教育,2014(21):159-159.
8
林为进.
小说任是由人写——《洗澡》启示录[J]
.当代文坛,1992(1):31-35.
9
邵燕祥.
六月杂忆[J]
.上海文学,1995,0(8):70-72.
10
路莘.
由《<阿Q正传>研究》而起[J]
.书屋,1998(1):22-24.
江汉论坛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