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民国机制”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文学在结束自己的古典机制、逐渐形成现代机制的过程中,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时间点。辛亥革命开始了现代国家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同时也赋予了中国文学"现代"的属性。近年来,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正是从这一角度来研究某些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与现代文学注重现代性标准不同,民国文学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在这个时间框架内,各种性质的文学是并存的,没有先验的高下之分,研究者完全可以凭个人的判断力说话。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但它们的结合,很可能为我们贡献新的学术视角。为此,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继第二期推出《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小说主题嬗变》之后,再推出这组专题,以期把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作者 李怡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 批准号skgt2011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孙中山.中国革命史[A].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2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A].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A].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 5钱玄同.陈百年《恭贺新禧》附志.新青年,1919,(6).
  • 6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 7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A].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8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A].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9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A].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13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