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学研究:呼唤新学派新流派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医的学术史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研究和论战中,曾经形成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当代中医学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的重要任务,就是自觉地推进学派体系的建设。
作者
孟庆云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7-938,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学研究
新学派
新流派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72
1
张晓林,孙喜灵.
试论证的五种基本存在形式与不同的治法方药[J]
.中医杂志,2005,46(2):91-92.
被引量:9
2
王明武.
疏肝化痰法防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探讨[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19-20.
被引量:17
3
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
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6-7.
被引量:162
4
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张俊龙.
证候动态时空特征的复杂性及相应的研究思路[J]
.中医研究,2006,19(3):1-3.
被引量:46
5
林毅,陈前军,刘鹏熙.
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447-450.
被引量:35
6
刘保延.
有关辨证论治临床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医杂志,2007,48(1):12-14.
被引量:56
7
孙喜灵.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J].山东中医药大学报.2004,28(1):11-14.
8
孙喜灵,张晓林,赵岩,等.中医学证候理论内蕴的拓扑结构研究[J].山东中瞑药大学学报.2010.34(5).7;83-388.
9
Freddie Bray, Peter Mc Caftan, Maxwell Parkin. The changing global pat- Lerns of female breast casa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 J ]. Breast Cancer Res,2004,6 (4) : 170 - 178.
10
焦宏官,张晶,储戟农,等.基于文献的中医证候规范方法研究[J].辛医药导报,2012,18(9):5-9.
引证文献
5
1
孙喜灵,姜伟炜,张晓林,雷国华,赵岩,王斌胜,杨毅,王云慧,刘孟安.
中医学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与证候判定诊断标准科学内涵的阐释[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27-129.
被引量:21
2
孙喜灵,姜伟炜,刘琳,王斌盛,刘孟安.
论中医理法方药知识创新的基础与支点[J]
.中医杂志,2013,54(4):277-279.
被引量:23
3
郭莉,林旋龄,刘鹏熙,陈前军,司徒红林,关若丹,王一安,官怀,林毅.
1102例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7):755-758.
被引量:11
4
孙喜灵,郑秋生,王振华,王永华,刘孟安.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9):2042-2046.
被引量:8
5
范凯,王凯,宋敏,彭斯伟,李金益.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对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指导意义[J]
.光明中医,2022,37(17):3110-311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周航,郑小艳,邓琳雯,曾倩,丁维俊.
“胎茎系于脾”安胎机理时-空演绎及“证-方-药”体系现代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6):1914-1926.
被引量:1
2
甘霖.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45-246.
被引量:5
3
郭莉,林旋龄,刘鹏熙,陈前军,司徒红林,关若丹,王一安,官怀,林毅.
1102例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7):755-758.
被引量:11
4
孙喜灵,郑秋生,李靖,张启明,王振华,刘卓军.
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与结构表征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1-5.
被引量:11
5
孙喜灵,郑秋生,王振华,李靖,张启明,姜伟炜.
中医脏腑理论映射出的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4,9(1):106-108.
被引量:6
6
孙喜灵.
中医证候“双重结构”的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99-202.
被引量:4
7
孙喜灵,郑秋生,王振华,王永华,刘孟安.
基于证候发生规律的中医知识创新递归优化系统可行性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2):1-4.
被引量:4
8
姜家康,刘洪星,李珊,迟文成,任立瑾.
乳腺癌中医分型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14,46(8):197-199.
被引量:3
9
孙喜灵,郑秋生,刘燕,叶蕾,王永华,刘孟安.
中医证候的拓扑结构表征理论数据验证[J]
.中医杂志,2014,55(17):1461-1464.
被引量:4
10
孙喜灵,郑秋生,王振华,王永华,刘孟安.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9):2042-2046.
被引量:8
1
金光亮.
《内经》未病概念与“治未病”理论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2):804-806.
被引量:54
2
赵正孝,吴娅娜,彭坚.
中医“中风”概念的演变[J]
.中华医史杂志,2009,39(3):159-163.
被引量:1
3
朱介宾,杨进.
吴又可论“战汗”[J]
.山西中医,1996,12(1):37-37.
被引量:1
4
赵耀德,肖复燊,梁伟华,欧光乾.
构建中医现代化的“医”“教”“研”新体系[J]
.医学与哲学(A),2007,28(9):71-72.
被引量:3
5
周敏,方晓阳.
《黄帝内经》中“肾虚”概念及相关条文之探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157-159.
被引量:1
6
胡卫东,钱俊华(指导).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浅述[J]
.国医论坛,2008,23(2):5-6.
被引量:6
7
喻晓.
大师远去,再无论战[J]
.东方养生,2011(7):38-41.
8
翟信长.
张景岳在中医癌症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9-10.
被引量:4
9
王浩中,董斌,沈宏春,张新渝.
从《医林改错》谈王清任的学术创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3):178-179.
被引量:3
10
孟庆云.
医中之王道——补土派大师李杲[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5-8.
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