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配电网接地方式评述
被引量:
4
Review 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Ground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讨论国内外现有配电网络接地方式,及各种不直接接地方式的优缺点,认为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及电网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
作者
沈毅
王大淼
吴珂鸣
机构地区
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
沈阳供电公司
出处
《东北电力技术》
2011年第8期25-29,共5页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关键词
电网中性点接地
有效接地
非有效接地
分类号
TM72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86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1
穆利晓.
110kV电网如何选取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J]
.继电器,2002,30(6):50-51.
被引量:6
2
王立.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
.华北电力技术,2000(12):17-20.
被引量:3
3
董振亚.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J]
.中国电力,1998,31(8):38-41.
被引量:64
4
吴祈甬,沈平,陈利民.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J]
.高电压技术,2002,28(6):50-50.
被引量:8
5
李升.
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和选择[J]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19(1):29-31.
被引量:5
6
KOk, J Yoshinaga, S Uemura, et al. Study of neutral ground- ing for 22 kV distribution system [ A]. IEEE/PE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 C ]. 2002 : Asia Pacific Vol 3. Yokohama, Japan, 2002:2 143 -2 148.
7
刘淑敏,郭志红.
城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J]
.山东电力技术,1999,26(5):28-30.
被引量:1
8
贺志锋,刘沛.
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9):70-7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方正平,顾精彩,李新永.
智能型接地补偿装置及其应用[J]
.中国电力,1996,29(5):24-28.
被引量:8
2
解广韵.电力系统过电压[M].北京:水得电力出版社,1983..
3
韩国栋.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J].广州电力,1990,(1):21-21.
4
吴仁.城市电网接地方式的发展[J].中国电力,1992,25(8):15-15.
5
弋东方.
关于 6~10kV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讨论[J]
.电网技术,1998,22(7):27-30.
被引量:30
6
Association of Old Technicians of North China Power Group Beijing, 100053 China.
关于京津两城市采用 20kV 配电电压的可行性探讨[J]
.电网技术,1998,22(11):49-53.
被引量:9
7
戴克铭.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J]
.电力安全技术,2001,3(1):30-31.
被引量:11
8
张常全,赵裕民.
老式消弧线圈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必要性[J]
.电网技术,2001,25(5):59-62.
被引量:13
9
李朝晖,段绍辉,郑志铿.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人身安全性试验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21(9):40-42.
被引量:12
10
邓金启.
智能消弧线圈接地装置及其应用[J]
.电网技术,2001,25(10):80-82.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92
1
吴静,曹晖.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特点及应用[J]
.江苏电机工程,2007,26(6):52-55.
被引量:5
2
吴静.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及应用[J]
.电力安全技术,2008,10(2):23-25.
被引量:2
3
张肇斐.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J]
.电气技术,2007,8(10):63-66.
被引量:5
4
张利生,刘彤军,杨旭东.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22(2):11-13.
被引量:3
5
周小波,王卫斌,张俊敏.
上海市南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上海电力,2006,19(1):58-61.
被引量:1
6
钱宜均.
对城市中压配电电压选用20kV等级的探讨[J]
.农村电气化,2006(10):7-8.
被引量:3
7
钱宜均.
对城市中压配电电压选用20kV等级的探讨[J]
.贵州电力技术,2006,9(11):71-72.
被引量:5
8
刘汶兴,冯瑾,张俊.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算法综述[J]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7(5):59-61.
被引量:2
9
曹珍崇,王文立,杨学昌,闫鹏飞,吴振升.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加权多指标区间数灰靶决策算法[J]
.广西电力,2007,30(6):1-5.
被引量:7
10
王卫斌,张俊敏,周小波.
上海市南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华东电力,2007,35(12):82-8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7
1
刘明岩.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
.电网技术,2004,28(16):86-89.
被引量:122
2
张智军.
10kV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探讨[J]
.东北电力技术,2004,25(11):29-33.
被引量:8
3
叶世勋.
配电网及其自动化发展综述[J]
.电网技术,1996,20(6):43-48.
被引量:39
4
郭德胜.
浅谈南京路站35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J]
.东北电力技术,2006,27(4):49-52.
被引量:1
5
赵冉,谭伟璞,杨以涵.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继电器,2007,35(4):22-26.
被引量:34
6
张向红.
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过电压简述[J]
.黑龙江电力,2007,29(1):79-80.
被引量:1
7
赵晓丽,韩艾强,王峰,吴慧政.
对消弧线圈若干问题的探讨[J]
.电力学报,2007,22(1):75-78.
被引量:4
8
蒙恩,王巨丰,龙浩然.
基于Matlab的配电网接地故障仿真[J]
.电气应用,2008,27(16):54-57.
被引量:5
9
张婷,蔡晔敏.
分布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研究综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123-124.
被引量:3
10
汪伟,汲胜昌,李彦明,黄平,孟峥峥.
电压互感器饱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定性分析与仿真验证[J]
.变压器,2009,46(2):30-3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徐青龙,吴炜.
两起消弧线圈系统故障案例分析[J]
.江苏电机工程,2013,32(4):18-19.
被引量:2
2
李博,陈国龙,宁宁,王长春,吴卓航.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17,38(8):21-23.
被引量:6
3
张庆,于光远,秦昌龙.
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接地方式选择和配置原则研究[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39(4):147-152.
被引量:12
4
纪秀艳,刘爱芬,张瑞萍,钟丽波,魏巍.
国内三代核电厂中压系统接地方式优化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21,42(11):43-4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鲍有理,季东方.
小电流接地电网复杂接地故障保护动作特性分析[J]
.江苏电机工程,2015,34(4):17-20.
被引量:3
2
苑经纬,宋云东,张新宇,王汀,杜威.
基于灵活选线的谐振接地方式适应性分析及应用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18,39(2):15-17.
被引量:1
3
张勇军,刘斯亮,江金群,羿应棋,李钦豪.
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综述[J]
.广东电力,2019,32(1):1-12.
被引量:96
4
徐栋杰,刘文泽,李晓华.
开关型消弧装置的故障选相及选线方法[J]
.广东电力,2019,32(1):125-131.
被引量:11
5
周友武,龙国华,刘衍,邹阳,徐碧川.
一起35 kV线路投入引发系统电压不平衡事故分析[J]
.江西电力,2019,43(2):10-13.
6
陈建文.
并网点下游线路的电流自适应保护整定原则及改进的保护方案[J]
.现代科学仪器,2019,0(4):96-99.
7
彭业,金震,陈宏山,宋志伟,陆明,王杰.
含分布式电源的合环配电网保护策略[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35(10):90-95.
被引量:10
8
王聪颖,徐江,刘洋,耿莉娜,姜百超.
沈阳电网66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19,40(9):20-22.
被引量:2
9
沈茜,金鹏,胡国.
计及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20,38(7):940-947.
被引量:7
10
张树亮,刘东亮,徐洪福,宋文乐,王璐.
变电站接地网断点和腐蚀磁场探测与评估方法[J]
.电瓷避雷器,2020(5):190-193.
被引量:11
1
宋超,邹新.
电网中性点接地改为电阻接地的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5,7(14):56-56.
2
陈明良.
电网中性点接地改为电阻接地的研究[J]
.冶金动力,2003(6):1-3.
被引量:3
3
杨卫东,姜霞,林剑.
深圳电网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广东电力,2002,15(3):19-22.
被引量:8
4
席义安.
6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J]
.有色冶金节能,2009,24(2):46-49.
被引量:2
5
刘明光.
电网部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试验[J]
.四川电力技术,1995,18(4):24-27.
6
周琴.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之浅探[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1):210-211.
7
赵建飞,陆幼璋,陆幼鲁.
浅谈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J]
.山东煤炭科技,2008,26(5):125-126.
被引量:3
8
曲新.
民用建筑用电安全与保护措施[J]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5(4):43-44.
东北电力技术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