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消费主义时期的报纸副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文化消费主义时期,作为报纸重要构成部分和板块的副刊,在大众文化流行与读者需求的双重博弈与推动下,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重要蜕变和转型,报纸副刊与文化消费主义在矛盾中走向共谋,新时期的副刊必须增强经营与服务意识,其核心就是增强社会互动性。
作者
陈刚
魏晓洁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11年第6期50-52,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基金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副刊
文化消费主义
共谋
互动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范湘鸿.
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J]
.新闻界,2008(2):67-68.
被引量:5
2
张美君.
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
.理论与现代化,2005(5):85-89.
被引量:17
3
盛英.
消费社会与“都市性”写作的崛起[J]
.当代文坛,2004(1):3-5.
被引量:1
4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5
龙应台.脑力激荡的磁场-谈副刊[N].文汇报·笔会,1997-09-17.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阎缨.
消费主义文化与环境意识[J]
.昆明大学学报,2002,13(1):4-6.
被引量:3
2
刘晓君.
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J]
.青年研究,1998(6):2-8.
被引量:58
3
戴锐.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与青年精神[J]
.青年研究,1997(8):31-35.
被引量:24
4
雷定安,金平.
消费主义批判[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3):43-47.
被引量:16
5
肖显静.
消费主义盛行对世界环境的影响[J]
.前线,2002(9):22-24.
被引量:3
6
金平.
论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与遏制措施[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999,0(2):42-44.
被引量:3
7
陈芬.
消费主义的伦理困境[J]
.伦理学研究,2004(5):61-63.
被引量:15
8
程秀波.
消费主义及其伦理困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77-80.
被引量:21
9
王代月.
试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性[J]
.理论学刊,2004(11):69-72.
被引量:14
10
陈胜.
消费新人类透视[J]
.青年探索,2002(1):7-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5
1
王镜,马耀峰.
消费主义与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J]
.生态经济,2007,23(2):73-78.
被引量:12
2
纪秋发.
消费主义的危害与遏制[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2):5-11.
被引量:14
3
徐雯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结构的分析[J]
.经济师,2007(7):12-13.
4
蔡璐.
论变革时代文艺副刊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定位——以《河南日报》文艺副刊为例[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23-26.
5
王小蕾.
当代农村家庭结婚高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6,20(S1):114-115.
被引量:7
6
喻频莲.
我国报纸副刊编辑思想发展动因探析[J]
.编辑之友,2011(12):93-95.
被引量:1
7
诸葛蔚东,庄德水.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使用规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国际新闻界,2011,33(12):59-59.
8
吴果中,夏亮.
媒介的社会批判:清末《图画日报》的文本特色——以“新闻画”为中心[J]
.国际新闻界,2011,33(12):107-111.
被引量:4
9
高卓坤.
后现代消费主义的转向——从解读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开始[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5):43-45.
被引量:2
10
简霞.
从《天府周末》看文化副刊的时代担当[J]
.新闻界,2012(11):24-26.
1
杨击,朱虹.
《东方时空》:文化与人文的考察[J]
.南方电视学刊,2001(6):36-37.
2
陈玉霞,李鸿儒.
论当代中国电视媒介的文化消费主义化[J]
.学术交流,2007(12):195-198.
被引量:3
3
孙一.
关于大众传媒与文化消费主义相关问题的思考[J]
.消费导刊,2006(11):420-420.
被引量:4
4
唐雨晴.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J]
.现代视听,2013,0(8):28-30.
5
雷飞志.
城镇化背景下的青年文化消费主义影响[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14(4):79-80.
6
张黎明.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互动性[J]
.编辑学报,2001,13(4):194-195.
被引量:1
7
大非.
“向厚转”的青年[J]
.艺术当代,2009,8(5):100-101.
8
邱焕星.
学术史合法性的元理论探讨[J]
.史学理论研究,2014(3):132-137.
被引量:1
9
石珍楠,魏居娴.
从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看抗日雷剧[J]
.新闻世界,2014(8):417-418.
被引量:1
10
何伊凡.
娱乐新闻的低俗化倾向——以周璇/张铁林事件为例[J]
.当代传播,2004(1):81-82.
被引量:2
东南传播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