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强化创新创业理念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
陈东旭
机构地区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出处
《职业技术》
2011年第3期60-61,共2页
Vocational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探析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4
参考文献
3
1
贾新民,张宝忠.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略论[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3):68-70.
被引量:20
2
陈腊文.
高校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J]
.改革与战略,2006,22(6):154-156.
被引量:19
3
徐萍.
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51-52.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谢亚杰.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就业[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205-205.
被引量:4
2
张竹筠.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
.科研管理,2005,26(z1):86-89.
被引量:95
3
李贵敏.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途径与措施探析[J]
.教育探索,2004(5):5-7.
被引量:18
4
王辉.
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大学教育科学,2005(6):83-85.
被引量:50
5
贾文华.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创业教育[J]
.成人教育,2006,26(1):53-54.
被引量:15
6
李春红.
论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4):93-97.
被引量:5
7
黄建国.
大学应当是创新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学习江泽民创新教育思想的一点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1(12):6-8.
被引量:6
8
叶育旺,杨惠仪,陈斯明.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3):224-227.
被引量:57
9
张艳玲,张晓英.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根本途径[J]
.人事与人才,2001(12):40-40.
被引量:2
10
孙泽平.
创新教育的人格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6):108-10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5
1
杨从亚.
基于电子商务业的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探索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53-55.
2
朱崇娴.
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6):72-73.
被引量:5
3
李婷,丁伟妃.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成功,2009(9):24-24.
被引量:3
4
刘艳.
瓶颈与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新探[J]
.市场周刊,2010,23(3):69-71.
被引量:6
5
李印久.
白石真伪辨[J]
.收藏界,2002(11):21-25.
6
王树才.
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要求[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7-120.
被引量:7
7
董亮,罗明明,涂小东.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43-44.
被引量:48
8
宋晓猛,杨春,邓军.
探究新时期理工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
.经济师,2008(3):91-93.
9
范雪莹,滕春喜.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J]
.今日科苑,2008(10):243-243.
10
孟芊,刘震,申跃.
从创业竞赛到创业教育:对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思考[J]
.特区经济,2008(11):17-20.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58
1
程诚.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路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0(S1):316-317.
被引量:6
2
赵淑梅.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6):17-20.
被引量:128
3
雷俊霞.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2(4):149-150.
被引量:28
4
叶凤.
培养复合型“灰领”人才[J]
.装饰,2004(10):71-72.
被引量:5
5
赵旭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华章,2013(6):131-134.
6
安宁,罗珊.
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投入分析及经验借鉴[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37.
被引量:12
7
王革,曹胜利,刘乔斐.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9(6):54-56.
被引量:47
8
龙明先.
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理论的比较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6):119-119.
被引量:18
9
李家智.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价值视角与途径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0(4):131-133.
被引量:11
10
王辉,陆志荣.
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浅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70-7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7
1
曹燕华.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9):54-55.
被引量:1
2
孙立民.
关于增强高职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探析[J]
.职教论坛,2012,28(29):48-49.
3
陈齐苗,石小利,卜建荣.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视界,2012(29):179-179.
被引量:3
4
吴晓燕,许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技视界,2014(32):31-32.
被引量:8
5
戴初,陈瑞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广西教育,2014,0(47):185-186.
被引量:6
6
舒杨,赵恒.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3(2):88-91.
被引量:33
7
何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路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7(12):128-129.
被引量:2
8
林勇.
高职生职业素养之创新力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灰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红河学院学报,2017,15(5):89-92.
被引量:3
9
刘秋明,刘磊.
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纳税,2018,12(8):221-222.
被引量:2
10
包骥.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
.才智,2014,0(29):19-2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钟绵堂.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的不足与思考[J]
.产业科技创新,2020(15):113-114.
2
喻康,沈琦.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171-173.
被引量:2
3
冯晓丽,康海燕,孙立锐.
微电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9):100-103.
被引量:1
4
孙婉婷.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过程化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6):42-46.
被引量:2
5
李敢,刘颖,王德堂,夏先伟,肖先举.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3):189-191.
被引量:1
6
滕飞.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4):79-81.
被引量:15
7
李凌云.
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的价值、现状及优化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16(24):57-59.
被引量:12
8
徐超,余磊,张毅,金学平.
创新创业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
.科教文汇,2016(36):22-23.
被引量:3
9
魏雷阳.
高职教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8):5-6.
10
尹亮.
论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2):60-62.
被引量:3
1
班晓娜.
校园里踩出的“返钱”路[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4):40-42.
2
叶华,高叶.
关于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2015,0(28):260-260.
被引量:2
3
曾翔,陈庆营.
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J]
.全国商情,2008(3):137-139.
被引量:2
4
胡晓莺.
浅议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效应[J]
.知识经济,2008(4):151-152.
5
严耀燕.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就业的实践与探索——以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挂职锻炼为例[J]
.才智,2015(32).
6
孙玉贤.
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浅探[J]
.社科纵横,2007,22(12):151-152.
被引量:2
7
赖显彬,韦小青,陈璎,王新君,黄金军.
财商教育—高校创业教育新途径[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3):158-159.
被引量:2
8
李天一,陈长香.
不同性别本科护生的择业观比较[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20(11):2863-2864.
被引量:10
9
李中山.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就业现状的一些思考[J]
.商情,2010(35):19-19.
10
刘璐.
关于综合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的思考[J]
.音乐创作,2008(4):139-140.
被引量:1
职业技术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