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及机制创新——基于话语权视角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话语权是人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资格,也是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其政治属性决定了话语权均衡的必要性。这一均衡有利于党员主体人格独立、主体意识自觉、主体情感认同和主体素质提高,要在均衡话语权的基础上,建立优质话语权主体的培育机制、党员话语权的均衡机制和弱势党员话语权的帮扶机制,实现党员主体地位。
作者
程东旺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KS208)
关键词
话语权
话语权均衡
党员主体地位
机制创新
分类号
D26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26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福建日报,2009-09-28(1-2).
2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和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
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福柯.话语的秩序[C]//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
6
李缨,庹继光.
如何为农民分发“扩音器”——略论农民平等话语权的实现途径[J]
.新闻记者,2007(1):36-38.
被引量:16
7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2.
8
薄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H].南京:学林出版社.2003.
9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1992-10-12.
10
郑权.
党员主体意识与党的建设基点[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5):63-6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叶城,张培营.
浅议我国政治稳定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1):2-5.
被引量:3
2
李雪卿.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1998(5):35-40.
被引量:13
3
席文举.
新型晚报的新思维[J]
.新闻界,1995(5):31-33.
被引量:5
4
周海涛.
农民话语权的表达与传媒作为[J]
.新闻界,2004(3):46-47.
被引量:19
5
朱其高.
浅谈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阶层新变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与挑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1):14-19.
被引量:4
6
米歇尔·克罗齐.民主的危机[M].马殿军,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7
[美]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8
张爱莲.《农民工:大众传媒里的失语者》,传媒学术网
9
陈安存.
试论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挑战[J]
.唐都学刊,2002,18(3):18-21.
被引量:20
10
王晓明.
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王晓明教授在汕头大学的演讲[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2):19-22.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265
1
吕鹏,刘芳.
基于能量视角的成人反社会行为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4):16-25.
2
林雄弟.
我国社会利益表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53-56.
3
张红峰,徐芳.
试论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4):83-85.
被引量:8
4
张露红,任凤彩.
论高校教师党员主体作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
.大家,2011(11):76-77.
被引量:2
5
梅艳玲.
对我国社会群体利益表达的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2):78-80.
被引量:1
6
唐志君.
行政利益结构:研究行政权力运行的新视角[J]
.中国行政管理,2001(3):55-57.
7
章燕.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J]
.前沿,2005(7):198-201.
被引量:5
8
姚望.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1):14-18.
被引量:22
9
宋衍涛.
论政治冲突的表现形态[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33-36.
被引量:1
10
李艳丽.
影响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因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769-77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
1
王保彦.
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探析[J]
.探索,2007(6):41-43.
被引量:10
2
仲呈祥.
文化自信的力量[J]
.求是,2011(7):48-49.
被引量:28
3
梅荣政.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简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6.
被引量:10
4
王荣,李斌雄.
论在学生党员教育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4-17.
被引量:12
5
杜丽娟.
90后大学生价值观话语体系研究综述[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219-221.
被引量:1
6
闫方洁.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话语机制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78-8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尹夏燕.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学生党员话语体系构建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62-64.
1
程东旺.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及机制创新——基于话语权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10-113.
被引量:1
2
李尧坤.
切实抵制行政执法中的特权思想[J]
.人民之声,2001,0(8):27-27.
3
吴凡,张扣林.
西欧主要政党尊重和保障党员话语权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70-75.
4
益集团能否公开化[J]
.中国教工,2008(12):45-45.
5
金太军,沈承诚.
长效社会稳定、政治话语权均衡及型构路径[J]
.社会科学,2014(9):74-79.
被引量:6
6
张扣林,刘懿明.
论尊重和保障党员话语权[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81-87.
被引量:1
7
如何避免弱势群体“失声”?[J]
.武汉宣传,2012(11):56-56.
8
杨路,刘启春.
从选拔政治到选举政治:党内民主的转型[J]
.科学社会主义,2011(4):65-68.
被引量:1
9
董学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4):38-41.
被引量:1
10
鄂前旗院牢固树立被监督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J]
.内蒙古检察,2003(1):58-58.
理论导刊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