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洋淀水质时空变化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洋淀淀区主要在保定市安新县境内.一部分在沧州市.是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汇水形成的。淀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汇集了南、西、北3面的唐河、府河、漕河、拒马河等9条河流来水.淀水自东面经赵王新河、大清河汇入海河。
作者
陈芳
机构地区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河北水利》
2011年第2期24-24,43,共2页
Hebei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
白洋淀
变化分析
水质
时空
交汇处
冲积扇
滹沱河
永定河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1
刘春兰,谢高地,肖玉.
气候变化对白洋淀湿地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2):245-250.
被引量:76
2
尹澄清,邵霞,王星.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土壤对磷氮截留容量的初步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99,18(5):7-11.
被引量:49
3
温志广.
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J]
.邢台学院学报,2003,18(4):30-32.
被引量:15
4
李上达,寇建林.
白洋淀污染成因及对策[J]
.河北水利,2007(7):36-3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宋长春.
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湿地科学,2003,1(2):122-127.
被引量:87
2
秦伯强.
气候变化对内陆湖泊影响分析[J]
.地理科学,1993,13(3):212-219.
被引量:24
3
曹丽青,余锦华,葛朝霞.
华北地区大气水分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504-507.
被引量:24
4
顾建清,穆仲义.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影响[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4,11(1):29-34.
被引量:6
5
施雅风,张祥松.
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和未来趋势[J]
.中国科学(B辑),1995,25(9):968-977.
被引量:126
6
兰智文,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1995年,109页
7
王蕾,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1995年,125页
8
Yin Chengqing,Water Sci Tech,1995年,32卷,3期,159页
9
袁可能,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1983年,46页
10
Burkee J K.Climate change:potential impacts and interactions in wet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Virginia[J].J Am Water Res Associ,2000,36:313~320.
共引文献
137
1
LI Xiu-zhen, XIAO Du-ning, HU Yuan-man, WANG Xian-li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AS, Shenyang 110016, China).
Effect of spatial pattern on nutrient reduction in the Liaohe Delt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1,11(3):336-349.
被引量:2
2
张林.
白洋淀湿地建设可行性分析[J]
.地下水,2012,34(3):34-35.
3
吴建国,周巧富,李艳.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435-439.
被引量:9
4
王亚斌,师宝忠,管景峰.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J]
.环境工程,2013,31(S1):625-628.
被引量:1
5
徐德兰,刘正文,曾勇,王洪君.
芦苇对太湖沉积物的影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148-151.
被引量:9
6
赵彦红,连进元,赵秀平.
白洋淀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生境安全保护[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2):1-4.
被引量:7
7
陈海生,王光华,刘建飞,任红侠.
模拟生态沟渠中盘培牧草降解农业面源污染效应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43-145.
被引量:6
8
杨林章,周小平,王建国,王德建,施卫明,史龙新.
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J]
.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71-1374.
被引量:156
9
尹发能.
略论武汉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J]
.襄樊学院学报,2005,26(5):70-72.
被引量:2
10
王海龙,常学秀,王焕校.
我国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污染治理技术展望[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41-4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67
1
李建国,李贵宝,刘芳,王殿武,陈桂珅.
白洋淀芦苇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与利用[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2(5):37-40.
被引量:52
2
董旭辉,羊向东,潘红玺.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现代沉积硅藻分布基本特征[J]
.湖泊科学,2004,16(4):298-304.
被引量:45
3
赵翔,崔保山,杨志峰.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5):1033-1040.
被引量:95
4
徐卫华,欧阳志云,Irisvan Duren,郑华,王效科,苗鸿,曹全虎.
白洋淀地区近16年芦苇湿地面积变化与水位的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181-184.
被引量:27
5
尹澄清.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J]
.生态学报,1995,15(3):331-335.
被引量:167
6
尹澄清,兰智文,晏维金.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1):76-80.
被引量:93
7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初子莹,张莉,邹旭凯,李庆祥,刘小宁.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被引量:1206
8
吴叶玲.
测定叶绿素a方法的改进[J]
.福建分析测试,2006,15(2):38-39.
被引量:10
9
丁蕾,支崇远.
环境对硅藻的影响及硅藻对环境的监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13-16.
被引量:38
10
唐曙暇.
改进淡水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探讨[J]
.江淮水利科技,2006(5):40-4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高楠楠,李晓文,诸葛海锦.
白洋淀台田结构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的关系研究[J]
.湿地科学,2013,11(2):259-265.
被引量:10
2
杨丽伟,陈诗越.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3):457-462.
被引量:18
3
刘世存,王欢欢,田凯,赵彦伟,陈家琪,李春晖.
白洋淀生态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39(5):1060-106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王都霞,周福宝,程远国.
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绘制程序的研制[J]
.煤矿自动化,2000(2):39-41.
被引量:7
2
刘存歧,杨军,马晓利,刘录三,王瑜,舒俭民.
种植菱和莲对白洋淀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效果[J]
.湿地科学,2013,11(4):510-514.
被引量:14
3
马牧源,崔丽娟,张曼胤,朱峻,于一雷.
白洋淀养鸭废水水质组成及其扩散和消减特征[J]
.水资源保护,2017,33(5):145-153.
被引量:6
4
刘贤超,王利康,方建华,杨振京,李琛.
河南淮阳龙湖省级地质公园主要景观资源及开发保护[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5):1-2.
5
杜奕衡,刘成,陈开宁,古小治,黄蔚,韦众.
白洋淀沉积物氮磷赋存特征及其内源负荷[J]
.湖泊科学,2018,30(6):1537-1551.
被引量:59
6
阳小兰,张茹春,毛欣,王瑞君,孟赫男,刘冬梅,田学东,杨永壮.
白洋淀水体氮磷时空分布与富营养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4):370-373.
被引量:19
7
赵起超,赵姝雅,刘剋,王延仓,李怀瑞.
基于实测光谱与Landsat8影像的白洋淀COD遥感反演[J]
.现代电子技术,2019,42(3):56-60.
被引量:10
8
金文龙,周维.
阳澄湖氮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
.四川环境,2019,38(3):58-62.
被引量:12
9
杨娜,陈国鹰.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白洋淀水质评价[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34):43-45.
被引量:5
10
汪敬忠,刘卓,魏浩,吴玉会,占水娥,朱迟,张益淼.
白洋淀表层沉积物元素的空间特征、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2020,41(1):224-231.
被引量:32
1
马楠,全向春,郭伟.
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节水对策分析--以保定市为例[J]
.农业经济,2012(10):65-67.
被引量:3
2
刘冠美.
东风渠枢纽府河节制闸漂木分析[J]
.四川水利,1994,15(6):5-8.
3
李经伟,杨路华,梁宝成,康国芳,王晨.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海河水利,2007(3):40-43.
被引量:18
4
高民庆.
“母亲河”与“生态城”——从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谈起[J]
.成都经济发展,2000(6):46-48.
5
长江.
长江委召开《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规划(2007~2011年)报告》审查会[J]
.人民长江,2006,37(10):46-46.
6
苏杨中.
成都市府河段裁弯取直对河道防洪影响分析[J]
.吉林水利,2012(3):27-31.
被引量:3
7
孙庆辉.
搅拌桩工艺在赵王新河治理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09(5):28-29.
8
白洋淀向赵王新河泄流 清南地区水环境得到改善[J]
.海河水利,2013(4):8-8.
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贯彻落实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1):55-55.
10
长江.
长江委召开嘉陵江和赤水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成果讨论会[J]
.人民长江,2013,44(7):78-78.
河北水利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