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焦油渣回配入炉煤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焦油渣是黏稠状废渣,主要成分有煤尘、焦粉、沥青粉、炭化室顶部热解产生的游离碳及清扫上升管和集气管时所带入的多孔物质、焦油和沥青的聚合物等含碳物质。渣内固定碳含量约60%,挥发分含量约33%,灰分约4%,硫含量约1.6%。
作者
白小明
王兆文
赵晖
机构地区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焦化厂
出处
《燃料与化工》
2011年第2期33-33,共1页
Fuel & Chemical Processes
关键词
焦油渣
入炉煤
应用
回配
多孔物质
含碳物质
集气管
上升管
分类号
TQ520.6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61
1
解宝山,纪同森.
利用废焦油渣作粘结剂生产型煤配煤的研究与应用[J]
.山东冶金,2005,27(z1):128-129.
被引量:5
2
张立其.
焦粉与焦油渣配合制取气化型焦的试验与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89-92.
被引量:3
3
孟祥清,姜成旭,王立夫.
一种含尘煤焦油分离的新方法[J]
.化工进展,2012,31(S1):247-249.
被引量:7
4
谢全安,王杰平,冯兴磊,李连顺.
焦化生产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进展[J]
.化工进展,2011,30(S1):424-427.
被引量:7
5
周亚平.
焦油渣作为炼焦添加剂的应用[J]
.煤化工,2004,32(4):43-44.
被引量:9
6
杨春杰,胡成秋.
焦油渣利用的研究[J]
.燃料与化工,2004,35(4):39-40.
被引量:11
7
童仕唐,董亮,张海禄,崔正威,王大春.
焦油含渣率分析及超滤机脱渣效率评价研究[J]
.炭素技术,2004,23(6):16-19.
被引量:4
8
В.С.Швед,何玉秀(编译) 李连洲(校).
采用倾析离心机清除焦油中的油渣[J]
.燃料与化工,2006,37(1):61-62.
被引量:1
9
戴华勇,魏松波.
焦化废渣制型煤炼焦工艺[J]
.燃料与化工,2006,37(3):23-24.
被引量:6
10
WU Yue-ying, LI Jie-jun, XU Jie. Determination of the volatile fraction of coal tar[Jl. J Shanghai Univ( Engl Ed),2010,14(5) : 313 -321.
引证文献
7
1
刘军,王少青.
煤焦油加工污染物的防治[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4):39-40.
2
何选明,陈康,李维.
煤焦油加工污染物的防治[J]
.燃料与化工,2013,44(3):58-61.
被引量:1
3
郭海涛,郑红军,郭雪松,傅海斌,高立东.
焦油渣制型煤回配炼焦工艺的应用[J]
.河南冶金,2014,22(3):32-34.
4
赵海,董兴,赵东阳,潘鸿,牟春鑫,陶治丞,王文泊.
焦化厂焦油渣制取活性炭和燃料油的探讨[J]
.山东化工,2015,44(3):149-150.
被引量:2
5
王雄雷,牛艳霞,刘刚,申峻.
煤焦油渣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5,34(7):2016-2022.
被引量:23
6
郭雪松,郑红军,刘运龙.
焦油渣制型煤回配炼焦工艺的改进[J]
.环球市场,2017,0(32):376-376.
7
贺心才,徐利军.
焦油渣的综合处理技术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2021(17):65-6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罗永军,耿旭.
焦油渣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J]
.冶金自动化,2023,47(S01):80-82.
2
李家慧,林培芳,佘雪峰,涂忠东,王静松,薛庆国.
焦油渣热解和动力学分析[J]
.现代化工,2022,42(S02):108-113.
被引量:2
3
裴嘉忱,张永梅,周印羲,袁进,吉伟.
焦炉协同处置生化污泥的实验研究[J]
.现代化工,2022,42(S02):292-296.
4
田日升.
配煤在煤化工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16,40(2):43-45.
5
刘伟.
一种焦油渣分离回收工艺研究及应用[J]
.浙江化工,2019,50(11):40-42.
被引量:4
6
张卫华.
焦油渣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燃料与化工,2019,50(6):46-47.
被引量:2
7
刘伟.
焦油渣分离回收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
.燃料与化工,2020,51(2):39-40.
被引量:7
8
谷小会,赵渊,李培霖,钟金龙.
焦油渣性质评价与加氢裂化性能研究[J]
.煤质技术,2020,35(2):1-6.
被引量:6
9
江成广,张晓敏,王忠,曹文旭.
BGL气化煤焦油渣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0(8):59-63.
被引量:2
10
常秋连,李文博,赵鹏.
煤焦油渣炭化过程中孔结构及表面分形特征[J]
.化工进展,2020,39(10):4305-4313.
被引量:5
1
齐学军,郭欣,郑楚光.
矿物质对小龙潭褐煤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115-118.
被引量:4
2
李连华,徐建新.
关于游离碳对油制气生产的影响及改造[J]
.天津煤气,1997(3):36-38.
3
汪琦,杨兆祥,田济民,李文忠,孙家富.
铁矿粉、煤粉混合料中煤的热解对还原过程的影响[J]
.钢铁,1997,32(4):10-13.
被引量:2
4
柴国梁.
国内外活性炭工业分析(上)[J]
.上海化工,2006,31(8):49-52.
被引量:3
5
丁汝才,吴铿,吴玮璐,费三林,张建民,倪碧帅.
首秦1号高炉不同喷煤比条件下炉尘灰中含碳物质的研究[J]
.煤炭学报,2008,33(11):1301-1304.
被引量:6
6
辜敏,陈昌国,鲜学福.
非均匀多孔介质表面变压过程的分形特征研究[J]
.煤炭转化,2001,24(2):37-39.
被引量:3
7
胡红玲,张国林.
焦油蒸馏塔的腐蚀与防腐[J]
.燃料与化工,2005,36(1):38-40.
被引量:1
8
辜敏,鲜学福,杜云贵.
电场作用下煤吸附甲烷的势模型[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160-162.
被引量:3
9
谭超.
煤焦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湖南冶金,2004,32(6):33-36.
被引量:5
10
宗珊.
焦化生产工艺废渣的开发与利用[J]
.创新科技,2013,13(8):81-81.
燃料与化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