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印顺针砭佛法人间性的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印顺从探究印度佛教的视野,深刻地揭示佛法人间性丧失的真面目:一方面是大乘佛教的神化、俗化现象出现;另一方面是佛法与现实佛教界存在着距离。印顺还从多角度剖析二者形成的深层原因,并从现实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进而着重强调要从佛法演变中把握佛法特质的意义。
作者
欧阳镇
机构地区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院级课题项目"印顺人间佛教研究"(项目编号:0906)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佛法
人间性
印顺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华雨集(五)[M].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佛经赠送处,2002.
2
永光集[M].台北:正闻出版社,2004.
3
佛教史地考论[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4
人间佛教论集[M].台北:正闻出版社,2002.
5
印度佛教思想[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
6
华雨集(二)[M].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佛经赠送处,2002.
7
华雨香云[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
8
净土与禅[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9
教制教典与教学[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10
青年的佛教[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1
张海滨.
由生死问题看净土宗的人间性[J]
.法音,2004(5):18-20.
2
廖伟.
诗性的庄子——对庄子的思想及其生活的另一种评述[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47-48.
被引量:1
3
姚彬彬.
万法从人兴——《坛经》的人间性思想发微[J]
.中国宗教,2012(8):44-45.
4
牟永生.
儒道佛慈善论的核心价值——以孔老惠为例[J]
.西夏研究,2012(1):69-74.
5
胡勇.
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印顺思想之同异[J]
.云南社会科学,2012(5):121-126.
6
施乃瑜.
单宗伦理“人间性”的特质解析——以善恶问题为中心[J]
.佛教文化,2007(5):47-52.
被引量:1
7
欧阳镇.
弥勒信仰及乐山大佛散论[J]
.宗教学研究,2012(2):172-176.
8
杨静,杨晓.
嵇康伦理思想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48.
被引量:1
9
王大伟.
论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人间性的佛教底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6-101.
被引量:1
10
默雷.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J]
.法音,1997,0(10):21-27.
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