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东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既具有突出的优势条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突破港口、产业集群、陆岛工程、综合交通设施和发展模式与物理载体等关键点,必须在重大政策措施方面提供有效供给,包括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加强环保力度、建设人才工程、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等。
作者
王诗成
机构地区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蓝色经济区
国家发展战略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05
1
李纲,杜智涛.
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22-28.
被引量:7
2
王诗成.
论近海资源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18(4):14-19.
被引量:5
3
杨荫凯.
陆海统筹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J]
.区域经济评论,2013(5):31-34.
被引量:29
4
张世翔,霍佳震.
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研究[J]
.管理学报,2005,2(S2):194-199.
被引量:32
5
陈明宝,韩立民.
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3-87.
被引量:20
6
卞文良,鞠颂东.
网格影响下的物流网络及其对物流企业运作的作用[J]
.中国软科学,2006(2):140-145.
被引量:9
7
南宇,李兰军.
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联动开发战略研究[J]
.开发研究,2006(2):71-74.
被引量:10
8
吕涛,聂锐.
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2-4.
被引量:96
9
王红霞.产业集聚是否就是产业联动[N].解放日报,2007-08-27.
10
韩立民,卢宁.
关于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07,15(8):82-87.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9
1
王书明,张晓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进展综述[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5):22-26.
2
吴学军.
济南都市圈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2012(1):15-20.
3
王涛,赵昕,郑慧,丁黎黎.
比较优势识别下的海陆经济合作强度测度[J]
.中国软科学,2014(4):92-102.
被引量:11
4
谢京辞,李慧颖.
轴辐式海陆物流一体化网络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5(3):1-8.
被引量:13
5
隋鹏飞,任建兰.
山东省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23-26.
被引量:7
6
于谨凯,李姗姗.
产业链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研究[J]
.海洋经济,2015,5(2):33-39.
被引量:2
7
殷克东,金雪.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16,34(6):13-21.
被引量:1
8
张邵童.
浅析山东省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全国流通经济,2019(3):55-56.
9
王诗成,于盈盈,丛永平.
中国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开发从可持续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对策研究[J]
.生态文明新时代,2024(1):90-9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司志阳,王芳,王巍,刘岩,来守林.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
.物流研究,2021(1):21-30.
被引量:9
2
李凤怡,吴明发,李志娟,曹沃妍,罗兴林,蔡曼洪.
广东海陆统筹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
.广西经济,2021(9):43-50.
被引量:2
3
董晓菲,尚颜颜.
“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海陆产业联动效应与模式选择[J]
.党政干部学刊,2018(11):48-53.
被引量:1
4
刘杨.
基于轴辐式的区域物流网络层次结构优化模式构建[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9):29-31.
被引量:1
5
高素英,张烨,杨文娜,王羽婵.
京津冀城市物流产业空间特征及治理路径分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2):1-7.
被引量:5
6
李玉凤.
区域茶业物流中心的构建思路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2):64-65.
被引量:3
7
刘新民,张亚男,范柳.
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2):136-144.
被引量:1
8
王琦.
国际经济合作适用边界的影响因素与表达模型[J]
.税务与经济,2017(3):39-46.
9
盖美,展亚荣.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陆经济效率与协调性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6):688-694.
被引量:10
10
张涛,董晓菲.
辽宁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对策[J]
.党政干部学刊,2017(8):33-36.
1
郑铁桥.
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特征与范畴新论[J]
.中国经贸,2014,0(12):54-56.
被引量:1
2
郑铁桥.
日本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J]
.中外企业家,2014(6):269-271.
被引量:3
3
上海积极推进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J]
.政策瞭望,2011(5):52-52.
4
郑铁桥.
欧盟及其成员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1X):172-173.
被引量:1
5
郑铁桥.
美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J]
.现代商业,2014(18):280-282.
被引量:3
6
张晓武.
产业新区发展中的阵痛[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9):46-47.
被引量:5
7
栾维新,王海英.
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J]
.地理科学,1998,18(4):342-348.
被引量:60
8
刁成宝,张少华.
建立陆岛经济增长带实现大连市区域经济共同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8(11):51-54.
9
于丽丽,孟德友.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J]
.经济经纬,2017,34(2):7-12.
被引量:13
10
周洪军,何广顺,王晓惠,李长如,杨娜.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J]
.海洋通报,2005,24(2):46-51.
被引量:48
理论学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