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分散于各院、系,不利于研究生培养中进行交流与协作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Web2.0技术和社会建构理论为支撑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改革目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构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将分散于各院、系之中的研究生集中到该共同体中来,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内的交流与协作实现“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该专业研究生个体的知识建构与其共同体的公共知识的建构与创新。
作者
于春锋
张景生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济宁教育学院
出处
《福建高教研究》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网络学习共同体
社会建构理论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陈宁,黄翔.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111-114.
被引量:8
2
邱相彬.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50-52.
被引量:12
3
谢利民.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18-21.
被引量:10
4
姚林,朱家生,郭兆明.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J]
.数学教育学报,2001,10(1):48-51.
被引量:4
5
李江林.
关于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125-128.
被引量:1
6
刘立献,谢玉华.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147-14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陈晓燕.
试论系级研究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与提高[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1-64.
被引量:12
2
刘鹏,衡恩良.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尝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170-170.
被引量:1
3
宋春晖.
浅议适合研究生特点的管理方法——高校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2):221-225.
被引量:12
4
厉以宁.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5-10.
被引量:29
5
袁维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论的反思与重建[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36-40.
被引量:24
6
富秀玉.
加强研究生管理 提高研究生素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5):544-544.
被引量:2
7
赵克礼.
“学科教学(法)论”课程的困境与发展思路[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50-55.
被引量:15
8
王峰娟.
浅谈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66-68.
被引量:18
9
孟庆男.
学科教学论的困境与出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4):31-35.
被引量:29
10
龚岚.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45-4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0
1
曹春霞.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S1):6-8.
2
陆国志.
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6):77-81.
被引量:18
3
张自慧,江敬尧,仲兆满.
用Moodle构建虚拟学习环境的探索[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70-72.
被引量:5
4
周效章.
网络学习共同体:终身学习视域下成人培训的新视角[J]
.成人教育,2008,28(5):53-54.
被引量:8
5
李江林.
关于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125-128.
被引量:1
6
陈宁,黄翔.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111-114.
被引量:8
7
陆国志.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论”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10-11.
被引量:1
8
黄翔,李开慧.
基于数学新课标的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3):115-118.
被引量:12
9
华磊.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辅导员专业知能发展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5):62-63.
被引量:1
10
赵玲.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72-76.
被引量:21
1
陈春生,匡蓉蓉,谢常.
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创新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6):44-47.
被引量:3
2
帅蓉,张景成.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3):83-86.
被引量:3
3
邓鹏,张文华,周丽媛.
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 促进生物教师专业发展[J]
.中小学电教(下),2009,0(5):3-3.
被引量:1
4
李丹丹.
社会建构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
.天中学刊,2009,24(5):126-127.
5
路芬.
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网络道德教育价值[J]
.现代教育论丛,2009(7):31-34.
6
范文卿.
浅谈社会建构理论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启示[J]
.科技资讯,2009,7(15):204-205.
被引量:2
7
张景成,帅蓉.
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61-64.
被引量:1
8
张瑞娜.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6(11):99-103.
被引量:7
9
魏唯唯.
基于TPACK框架下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6,0(3):150-151.
被引量:1
10
朱月芳.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J]
.大观周刊,2013(8):221-221.
福建高教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