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脾虚证分型与胃粘膜细胞核及线粒体生物活性物质的量变关系 被引量:2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the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Bio active Substances in Mitochondria of Gastric Mucosa Epithelial Cell Nucle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索胃粘膜细胞核线粒体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脾虚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检测排除心、肺、肝、胆、胰、肾、肠等器质性疾病的188 例脾虚证患者胃粘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亚细胞超微结构分析,同步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图像分析系统、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胃粘膜环磷酸腺苷(cA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锌(Zn)、铜(Cu),线粒体Zn、Cu 含量,随健康对照组、F脾气虚证组、F脾阳虚证组、有病无证组、G脾气虚证组、G脾阳虚证组、脾阴虚证组和脾虚气滞证组的顺序递减(P< 0.05~0.01),而细胞核DNA、Zn、Cu 含量则随以上顺序递增(P< 0.05~0.01)。结论:①胃粘膜cAMP、SOD、Zn、Cu,细胞核DNA、Zn、Cu 和线粒体Zn、Cu 的量变是脾虚证分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可作为微观指标;②临床上存在“有病有证”、“有病无证”和“有证无病”的现象,都应受到重视。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关键词 脾虚证 胃粘膜 环磷酸腺苷 SOD 细胞核 线粒体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type gastric mucosa cAMP SOD Zn C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沈自尹 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598.
  • 2李益农 萧树东 等.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61-262.
  • 3尹光耀,张武宁,何雪芬,陈一,尹玉芬,沈小静.脾虚证胃粘膜组织细胞病理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60-663.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3

  • 1沈自尹 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598.
  • 2Yin Guangyao,CJM,1996年,2卷,2期,117页
  • 3沈自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6卷,10期,598页

共引文献571

同被引文献230

引证文献27

二级引证文献2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