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拟原白头翁素A大田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合肥市、六安市两地大田试验证明:由拟原白头翁素 A 加工配制成的40% 科农1 号乳油,在小麦开花期使用剂量150、300 和600g/hm 2ai一次地面茎叶穗部喷雾施药,均能很好地控制小麦赤毒病的流行和具一定的增产作用。与多菌灵相比,科农1 号具有使用剂量低和对小麦穗期植株、天敌昆虫安全等特点。
作者
张超
吴恭谦
伍越寰
王中夏
王林
李贤忠
管传棉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六安地区植保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391-392,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
关键词
拟原白头翁素A
小麦
赤毒病
药效试验
大田防治
分类号
S436.12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吴恭谦,张超,伍越环.
三种毛茛科植物提取物及原白头翁素的活性研究[J]
.安徽农学院学报,1989,16(1):21-31.
被引量:42
2
吴恭谦,张国洲,檀根甲,伍越环,王中夏,王亚维.
拟原白头翁素910512—5防治小麦赤霉病简报[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4):375-376.
被引量:11
3
吴恭谦,伍越环,张超,王中夏,张国洲.
一种γ-亚甲基-γ-丁内酯的烷基取代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5,25(3):382-386.
被引量:3
4
吴恭谦,伍越环.
拟原白头翁素910512-5鱼毒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2(1):82-84.
被引量:3
5
吴恭谦,张国洲,伍越环,五中夏,余素贞,王亚维.
拟原白头翁素910512-5的安全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1-4.
被引量:4
6
韩熹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70.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吴恭谦,伍越环.
拟原白头翁素910512-5鱼毒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2(1):82-84.
被引量:3
2
伍越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1年,21卷,163页
3
吴恭谦,安徽农学院学报,1989年,16卷,21页
4
朱胄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17卷,336页
5
吴葆杰,中草药药理学,1983年
6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1983年
7
团体著者,土农药及生物防治,1979年
8
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9年
9
团体著者,北京大学学报,1960年,60卷,195页
10
团体著者,中国土农药志,1959年
共引文献
47
1
刘晓娟.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广东园林,2006,28(z1):60-64.
被引量:14
2
周仕涛.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及前景[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525-529.
被引量:54
3
郭道森,杜桂彩,李丽,李荣贵.
迷迭香酸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71-76.
被引量:36
4
薛伟,宋宝安,周霞,刁春玲,杨松,何伟,胡德禹,金林红.
抗菌植物的研究新进展[J]
.农药,2005,44(6):241-246.
被引量:25
5
吴恭谦,伍越环.
拟原白头翁素910512-5鱼毒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2(1):82-84.
被引量:3
6
孟晶岩,王贤萍,安鸣.
10种植物组织不同浸出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J]
.华北农学报,2005,20(5):85-88.
被引量:9
7
张兴悦,徐大明,姜长阳,姜华.
植物源农药的研发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6(2):53-56.
被引量:7
8
杨顺义,郭东艳,沈慧敏,张新虎.
苍耳等14种植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J]
.植物保护,2006,32(3):68-71.
被引量:26
9
俞浩.
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7):51-54.
被引量:21
10
李晓储,蒋继宏,陈凤美,刘群,黄利斌,何小弟.
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林主要绿化树种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J]
.林业科学,2006,42(6):129-133.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胜勇,张勉,王峥涛.
白头翁同名异物类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别[J]
.药学学报,2004,39(10):797-802.
被引量:31
2
乔琦,肖娅苹,王喆之.
山茱萸核果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J]
.云南植物研究,2004,26(6):651-655.
被引量:16
3
刘世彪,林如,胡正海.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J]
.实验生物学报,2005,38(1):54-60.
被引量:25
4
张国珍,樊瑛,丁万隆,徐丽珍.
麻黄和细辛挥发油的抗真菌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4):373-374.
被引量:102
5
李翔国,刘海峰,申晓慧,全炳武.
20种有毒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5,27(3):168-173.
被引量:6
6
闫艳,高兴政.
白头翁体外抗阴道毛滴虫透射电镜观察[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1):22-23.
被引量:20
7
慕慧,杜俊杰.
白头翁皂甙体外杀精效果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3):119-120.
被引量:21
8
时维静,路振香,李立顺.
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166-168.
被引量:53
9
杨银书,常德辉.
白头翁提取物的消毒效果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4):324-326.
被引量:4
10
付云明,陈虹.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15(5):483-48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申晓慧,李翔国,刘海峰,全炳武,田官龙.
延胡索、白头翁提取液的离体抑菌作用测定[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6,28(1):35-40.
被引量:9
2
王桂芹,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勒克.
野生与栽培白头翁药用部位解剖结构和皂苷组织化学定位[J]
.云南植物研究,2007,29(5):492-496.
被引量:6
3
申晓慧.
溴代白头翁素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63-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王红,田明,王淼,李艳梅,傅博.
延胡索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10,38(6):108-111.
被引量:105
2
王桂芹,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勒克,郑玉华.
牛膝根结构特征与三萜皂苷的积累关系[J]
.植物研究,2011,31(1):109-112.
被引量:7
3
王桂芹,郑玉华,吴莹.
牛膝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三萜皂苷积累的关系[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3):9-12.
4
包英华,白音,石海英.
金钗石斛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26-3028.
被引量:8
5
申晓慧,张华,冯鹏,姜成,李增杰,石凤善,王强.
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12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筛选[J]
.作物杂志,2013(6):56-59.
被引量:2
6
申晓慧.
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玉米、大豆几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农学学报,2014,4(2):39-42.
被引量:3
7
林丽,施晓龙,高素芳,陈红刚.
显微组织化学定位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6):505-509.
被引量:4
8
龙全江,徐雪琴,王晓阁.
延胡索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产地加工技术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5):78-80.
被引量:19
9
钱江平,杨俊,王文昊,詹志来.
白头翁属药材鉴别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皖西学院学报,2017,33(5):94-98.
被引量:2
10
唐逸丰.
延胡索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3):144-146.
被引量:65
1
张超,吴恭谦,王学武,王洪,伍越寰,王中夏.
新杀菌剂—拟原白头翁素A大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试验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1999,5(3):27-28.
被引量:2
2
吴恭谦,张超,王洪,王学武,伍越寰,王中夏,王林,李贤中,聂厚祥,杨新军,严厚永,仉金龙,葛明君,胡正明,王晓荣,葛敬东,詹文莲.
拟原白头翁素A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研究[J]
.农药,1999,38(10):33-35.
被引量:10
3
乔黎忠,金红华.
分析三种常见剂型农药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J]
.时代农机,2017,44(1):159-160.
4
饮用酸奶注意六点[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5(8):48-48.
5
丁小东.
通用型复合土壤改良剂在农作物上应用增产效果显著[J]
.科技风,2007(5):21-21.
6
给宝宝喝酸奶八大注意事项[J]
.四川奶业,2009(4):28-29.
7
农药如何分类[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0(10):47-47.
8
张兴,王兴林,冯俊涛,赵善欢.
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的开发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4):1-5.
被引量:86
9
大庆建成国内最大生物肥基地[J]
.川化,2006(1):40-40.
10
新型生物灭鼠剂——“鼠用植物性复合不育剂”介绍[J]
.青海农技推广,2006(3):64-64.
安徽农业科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