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第三位致死因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6.6%-80.0%,其致残率占第一位,因而在发病早期控制脑损伤的程度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
黄文胜
机构地区
博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2期143-145,127,共4页
Hainan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剂
进展
分类号
R743.3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1
1
张燕波.
脑血管病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应用[J]
.新医学导刊,2009,8(4):81-82.
被引量:1
2
李淑婷,吉训明,罗玉敏.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时间窗的影响[J]
.罕少疾病杂志,2009,16(2):15-18.
被引量:4
3
Yoshihiro M,Anna R,Robert H,et al.Extension of the thrombo-lytic time window with minocycline in experimental stroke[J].Stroke,2008,39(12):3372-3377.
4
李淑婷,罗玉敏,吉训明.
尼莫地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联合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3):169-172.
被引量:8
5
Sobrado M,Lopez MG,Carceller F,et al.Combined nimodipine and citicoline reduce infarct size,attenuate apoptosis and increase bcl-2 expression after focal cerebral isehemia[J].Neuroscienee,2003,11 8(1):107-113.
6
Tamiji T,Vikram J,Ihsan S,et al.Lecithinized supemxide dismutase improves outcomes and attenuates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via antiapoptotic mechanisms in rats[J].Stroke,2007,38(3):1057-1062.
7
周世玲.
早期脑梗死溶栓及神经保护剂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2009,20(4):122-127.
被引量:5
8
舒国长,周维华,李英梅.
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用药时机和疗效的探讨[J]
.上海医药,2000,21(10):33-34.
被引量:2
9
吴开训.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3):316-318.
被引量:14
10
卢金华,李智文.
溶栓联合神经保护剂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12-1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27
1
秦梅,樊绍曾.
亚低温和非氨酯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14-17.
被引量:7
2
王伊龙,王拥军,吴敌,赵性泉,王文志,吴兆苏,张通,赵元立,高山,廖晓凌,陈伟伟.
中国卒中防治研究现状[J]
.中国卒中杂志,2007,2(1):20-37.
被引量:107
3
狄晴,葛剑青,陈道文,徐肖,陈惠玲,过燕萍,李继民,石静萍,张颖冬,李作汉.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84-186.
被引量:303
4
涂明义,李朝武,张苏明,聂海岭,马燕妮,成勇,毛高峰,方煌,张瑾.
纳洛酮对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490-490.
被引量:3
5
常高峰,刘兴材,张基谟.
脑缺血再灌流时脑组织内啡肽的实验研究—纳络酮治疗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疗效观察[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32-135.
被引量:46
6
覃远生.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2):108-109.
被引量:5
7
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莫艳玲.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4-465.
被引量:78
8
刘秀坤,董志.
治疗急性脑梗死药依达拉奉应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5):314-317.
被引量:82
9
周盛年,韩恩吉,赵庆胜,陈耀民,魏先森,万琪,刘永红,张镛,崔元孝,马丕林.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1):880-883.
被引量:53
10
王军,傅雷,施洪超,姜建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血浆NPY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2):84-8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5
1
王海英,刘家浩,唐洪丽,柴斌英.
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后脑中HSP70、NPY表达的影响[J]
.江苏医药,2007,33(6):592-595.
被引量:8
2
朱弘,吉训明,李淑婷,罗玉敏.
尼莫地平联合环磷酰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10):456-460.
被引量:5
3
秦怀洲,王举磊,李立宏,白万胜,赵振伟,高国栋.
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胞磷胆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29-32.
被引量:2
4
吴亚军,姜景丽.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4):615-616.
被引量:3
5
李淑婷,罗玉敏,吉训明.
尼莫地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联合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3):169-172.
被引量:8
6
李淑婷,吉训明,罗玉敏.
川芎嗪-丹参-当归配伍剂与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比较[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3):135-138.
被引量:1
7
刘向红,钟振洲,程辉.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5):592-593.
被引量:3
8
王金芳,张林明.
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878-879.
被引量:2
9
何琼,伍有权.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4):4733-4734.
被引量:23
10
耿晓函,杨启钏,吕鹏,方伟蓉,李运曼,毛黎顺.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时间窗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42(2):149-1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孙会成,荣阳,孙卓,侯少辉,荣根满.
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与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68-69.
被引量:20
2
刘红玉,房伟.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1-12.
被引量:39
3
刘庆英,荣阳,荣根满.
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23-24.
被引量:10
4
章小兵,宋志彬,郭艺华,谭向红,郑国俊.
青年脑卒中病因分析[J]
.海南医学,2010,21(22):102-104.
被引量:6
5
武霞,赵世刚.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60-1462.
被引量:9
6
胡磊,冯姗姗,戴海琳.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11):1677-1679.
被引量:22
7
富克非,孟祥亚.
200例缺血性脑卒中门诊患者二级预防的现况调查[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136-138.
被引量:8
8
高树玲,赵海霞.
胞二磷胆碱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4-5.
被引量:3
9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刘鸣,蒲传强.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被引量:9094
10
郭朝群,孙建赟,袁莉莉,曹灿,丁贤慧,黄显军,葛良,周志明.
CYP2C19、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4):329-33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张中华.
青年与中老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65-66.
被引量:7
2
刘庆英,荣阳,荣根满.
青年和中老年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与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8):147-148.
被引量:4
3
郑斯卓,高孟尧.
胞二磷胆碱联合氯吡栺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0(3):69-7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徐福平,朱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645-3646.
被引量:8
2
龚道凯,张学敏.
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20-22.
被引量:8
3
陈雅飞.
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再复发的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8):125-125.
被引量:3
4
陈娇,张小培,林满秋.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促进随访模式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7):169-172.
被引量:23
5
杨志新.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9):2407-2409.
被引量:16
6
刘小静.
脑梗塞患者在临床中行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0(10):61-61.
7
白玉荣.
胞二磷胆碱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5):104-105.
被引量:2
8
张晓林,曾赣惠,彭晨,王嘉晶,殷淑娟,陈积标,刘松.
血液指标检测值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d预后的预测价值[J]
.江苏医药,2020,46(12):1226-1229.
9
王鸿飞,何伟,阎腾龙,杨思雯,高盼君,谷一硕,朱晓俊,马文军,李珏,李涛.
日光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1,34(1):12-15.
被引量:3
10
王凤怡,马锡超,刘沙鑫,魏全,杨永红.
以生活回归为导向的脑卒中作业治疗核心条目的构建研究[J]
.华西医学,2021,36(6):770-775.
1
姚文科.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72例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9):71-72.
2
韩存永.
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1):106-107.
被引量:5
3
邱金华,裘品丹,罗伟良,刘红英.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5):548-550.
4
黄烈生,沈岩松,杨继党.
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7(3):200-201.
5
张勤奕.
预防脑卒中,从谈“斑”色变说起[J]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7):50-51.
6
李世中,赵世强,段晨冰.
基底节区脑出血39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5):96-97.
被引量:2
7
任显峰,张宪香,周军,付兴娟.
帕罗西汀配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5):174-175.
被引量:1
8
吴文涛,邵福源,刘新峰.
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1):60-62.
被引量:4
9
庄伟端,郑璇.
Bins wanger病临床特点与CT、MR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3):25-26.
10
孟祥,高剑波,孟繁超,丁昌懋,武明辉.
老年Binswanger病临床及CT、MRI分析[J]
.临床医学,2006,26(5):20-21.
被引量:1
海南医学
201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