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话语蕴藉和模糊思维

Discourse Implication and Vague Thi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用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既是文学的长处,也是文学的短处。为了弥补语言的不足,于是就形成了以象寓意的话语蕴藉现象。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模糊思维就成了文学话语蕴藉不可缺少的思维特征。 Reflecting the real life 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terature.Discourse implication that uses the form instead of meaning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is lingual weakness.Vague thinking becomes the necessary and literary symptom of the discourse implication.
作者 陈斯金
机构地区 宿迁学院中文系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52-56,共5页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关键词 言不尽意 话语蕴藉 模糊思维 beyond expression discourse implication vague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8

  • 1[3]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9.
  • 2[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 [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 3[3]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 [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20.
  • 4[5]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学理论 [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68.
  • 5[6]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 [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 6[9]转引自张隆溪.道与逻格斯 [M].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109.
  • 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5-106.
  • 8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49、53、51.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