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本文利用浙江省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特征和就业现状,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人力资本的根本性约束,并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对策建议。
作者
俞玲
机构地区
浙江财经学院
出处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40,共2页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基金
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
项目编号(07JDLB003Z)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
就业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6
同被引文献
163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3
1
罗霞,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
.浙江社会科学,2003(1):109-113.
被引量:169
2
丁志宏.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
.兰州学刊,2009(7):71-73.
被引量:66
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R],http://www.eyes.org/Article.asp?Category=l&Column=389&ID=787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7
2
韩振方.
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2-33.
被引量:37
3
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的《农民工研究选编》,2001年6月.
4
(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月版.
5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论坛论文,2001年7月版.
6
孙立平:"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的《农民工研究选编》,2001年6月.
7
黄平:"寻求生存的冲动: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根源",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的《农民工研究选编》,2001年6月.
8
罗霞,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
.浙江社会科学,2003(1):109-113.
被引量:169
9
赵芳.
“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03(6):71-83.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226
1
周大鸣.
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1,36(10):9-14.
被引量:4
2
段锦云,韦雪艳.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83-89.
被引量:16
3
郝强.
新生代农民观念转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神州,2014(17):245-246.
4
周庆行,蓝宝江,刘燕.
城市流动妇女调查——重庆市的调查[J]
.城市问题,2004(4):76-79.
被引量:3
5
寇学军.
上海市民工对城市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J]
.社会,2004,24(8):16-20.
被引量:12
6
李晓,朱宇.
福建省流动人口状况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51.
被引量:11
7
周庆行,蓝宝江.
农村流动妇女调查及其对发展经济学的启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58-61.
8
原新.
乡城流动人口对大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分析——以京、津、沪为例[J]
.人口学刊,2005,27(2):3-8.
被引量:12
9
迟书君.
深圳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5(11):33-42.
被引量:17
10
曹洪,何代忠.
加快我国农村社区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J]
.农村经济,2006(3):96-9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3
1
李明华.
关于开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教育市场的调研报告[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9-18.
被引量:17
2
任远,陈春林.
农民工收入的人力资本回报与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6):114-121.
被引量:36
3
陈健民,丘海雄.
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J]
.社会学研究,1999(4):66-76.
被引量:117
4
赵继颖,孙茂阳.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SWOT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27-31.
被引量:3
5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7
6
郭圣乾,刘鑫宏.
“民工潮”到“民工荒”凸显农民工权益保障——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
.甘肃农业,2005(4):18-19.
被引量:7
7
魏敏.
人力资本理论对农民工培训的启示[J]
.求索,2005(4):92-93.
被引量:23
8
姚艳虹,张晶.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6):99-103.
被引量:37
9
王美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
被引量:432
10
赵立新.
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J]
.兰州学刊,2005(5):258-26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6
1
刘万云.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维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187-191.
被引量:9
2
沈文伟,王丹彤,王晓旭.
浅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J]
.知识经济,2011(14):62-62.
3
俞玲.
农民工低收入的经济学解析[J]
.经济论坛,2012(1):104-106.
被引量:4
4
张梓英.
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J]
.继续教育研究,2012(5):25-27.
被引量:12
5
魏顺宝.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述评[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30-8333.
被引量:5
6
刘万云.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路径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2(4):4-5.
7
曹艳春,戴建兵,王建云.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3):26-30.
8
贾小波,张国强.
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及期望实证调研——以重庆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2(11):54-56.
被引量:2
9
柳俊丰.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工具选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2-65.
10
李杨,霍文杰,冯敏,张为为.
企业应率先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52-5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刘万云.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的倒逼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64-8766.
2
申鹏,申有明.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基于农民工代际差异视角[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7):86-88.
被引量:3
3
李群山,孙霞,周黎鸿.
代际更迭与教育培训出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综述[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4):28-32.
被引量:9
4
石丹淅,田晓青.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基于2012年河南省4市的数据[J]
.调研世界,2013(3):38-41.
被引量:12
5
赖显明,曾栋.
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综述[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2):21-25.
被引量:6
6
吕凤亚.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70-71.
被引量:2
7
张庆.
农民工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3):89-91.
被引量:1
8
刘素娟.
我国农民工工资总体水平偏低分析[J]
.商,2013(20):251-251.
被引量:2
9
程代娣,丁忠甫.
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境象初探[J]
.菏泽学院学报,2014,36(1):127-129.
10
胡明.
网络环境下远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164-165.
1
郭永利.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发展情景[J]
.科技导报,1990,8(2):47-51.
2
郝亮.
来京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J]
.现代商业,2016(27):187-188.
3
潘锡杨.
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访谈于都县银坑镇洋迳村的100位村民[J]
.学理论,2010(31):123-124.
4
张祝平.
农民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21-722.
被引量:6
5
张彦丽,王峰.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06(12):1-5.
被引量:18
6
张智华.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改革与开放,2014(16):56-57.
7
沈志兰.
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J]
.上海农村经济,2006(1):12-14.
被引量:3
8
巩敏焕.
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2013(14):355-355.
9
张涌洪.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外资,2010(22):240-240.
被引量:2
10
吴丽仙.
浅谈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163-163.
被引量:1
调研世界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